1 创设生活情境,提出探究问题并作出假设
1.1课外活动为课堂教学做铺垫
教育家杜威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生命线,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失掉了教育。因此,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入生物学问题,将生物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到探究。
本节的核心是围绕酵母菌展开的,教师可联系实际,利用酵母菌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中导入新课,并为提出问题做铺垫。让甲小组课前自制葡萄酒,乙小组课前实地调查米酒酿制厂,并在课堂上派代表汇报结果。甲小组的同学汇报自制葡萄酒的过程:“将葡萄粗略地冲洗一下,但不要洗得太干净(因为皮上有野生酵母菌),然后将葡萄塞出瓶中,盖紧瓶盖,放在温暖的地方让它发酵就可以了。”甲小组汇报完毕后在课堂上展示葡萄酒,拧开瓶盖后,学生们能感觉有气体的冲出并闻到了浓郁的酒味,根据生活经验可以推测瓶中有CO2和酒精的产生。乙小组的学生汇报了实地考察酿造厂的感受:“在酿制米酒的过程中,要先在蒸好的米饭中挖一个洞,让酵母菌与O2充分接触,从而使其在有氧条件下更好地繁殖,过一段时间当水没过米饭后,酵母菌就开始发酵了。”
1.2从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
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可探究的问题是探究教学中的难点。如果不重视这一环节,仅仅参考教材中的案例和参考资料,会使实验的探究性大打折扣。因此,在创设的情境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想探究的问题,然后仔细分析,一起筛选出具有探究价值并能以在课堂中探究的问题。例如,让学生联系酵母菌的两个应用,想一想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并尝试做出假设。各小组提出问题后进行组间交流,如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进行呼吸作用?CO2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酒精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产生的CO2是否一样多?学生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做出各种假设。
2 在合作中设计实验方案并在交流中完善
2.1明确实验中的变量
检验假设的正确与否,要通过实验来证明,因此实验设计是整个实验最关键的环节。实验方案是否可行,直接决定实验能否顺利完成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要科学设计实验,首先要明确实验设计的原则及如何确定实验的变量控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的变量以及控制变量的方法,小组内达成共识后派代表交流。例如,自变量是有无O2,对照可设置为有氧组和无氧组;因变量是细胞呼吸的产物,可选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2的生成,根据浑浊程度可判断CO2的多少,可选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是否有酒精的生成;无关变量有温度、各试剂以及酵母菌的用量等,根据实验设计的单因子变量原则,各组的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
2.2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组装实验装置
给学生提供实验中可能会用到的材料,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本实验中可能用到的材料及仪器如下:
材料及仪器:活化的酵母菌、5%的葡萄糖溶液、10%的NaOH溶液、澄清的石灰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MnO2(催化剂)、5%的H2O2溶液、热水、食用油、锥形瓶、烧杯、胶头滴管、试管、洗耳球、注射器、玻璃棒等。(说明: 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浑浊的程度可判断CO2产生量的多少。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先在纸上简要画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当小组内达成共识后开始组装实验装置。教师在巡视时,给学生及时的指导,并将学生的实验(正确的或错误的)用摄像机拍摄下来,便于学生交流。
2.3展示交流,相互评价,完善实验装置及方案
在展示环节,教师可将学生搭建的实验装置的照片用PPT进行展示(图1),并由该组成员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案进行汇报。例如,一位学生汇报的主要内容如下:(1)如何控制有氧无氧的条件;(2)分组的作用;(3)产物如何检验等。在一个小组汇报完毕后,其他各小组评价。例如,针对有氧呼吸的装置,有学生提出:NaOH是否能彻底吸收掉空气中的CO2呢?如何证明?如何能最大程度地通入O2?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如何提高酵母菌的呼吸速率等问题,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保护并鼓励他们这种质疑精神。教师可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尝试提出改进的方案并给予一定的点评与指导,如可在盛放NaOH的锥形瓶后连接一个含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检验空气中的CO2是否已被吸收干净;可用MnO2催化H2O2分解来制备O2;可用水浴法给酵母菌提供合适的温度,加快其呼吸速率,节省实验的时间等。通过交流,学生不仅完善了设计方案,而且提高了探究的能力。
图1
3小组合作共同实施方案
3.1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巡回察看,对学生的不规范操作给予一定的指导,并提醒学生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下来(表1、表2)。控制好实验的时间,大约是20分钟。
呼吸作用 |
有氧呼吸 |
无氧呼吸 |
条件 |
||
产物 |
表1
呼吸作用 |
有氧呼吸 |
无氧呼吸 |
条件 |
||
产物 |
表 2
3.2 展示结果,交流、得出结论
对探究结果的分析是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的必要手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如实地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简明科学的语言描述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发生的条件、产物及区别(表2)。
4 珍惜实验中的“意外”,动态生成教学
课堂是动态的课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可出现“意外”。例如,有的小组在检测有氧组的产物时,发现橙色的重铬酸钾也变成了灰绿色,这时笔者充分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学生经过思考交流认为,有氧组通气量不足, 部分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所以导致上述的现象发生,因此要延长通气的时间。教师也可为学生拓展知识,橙色的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是由于酒精具有还原性,而培养液中的葡萄糖也具有还原性糖,同样能将重铬酸钾还原,因此要让酵母菌充分消耗掉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后再检验产物,实验结果会更可信。笔者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设计是否有可以完善之处。通过思考与讨论,学生想到是否能在检验酒精之前,先用斐林试剂检验培养中的葡萄糖是否消耗完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学生在实验中发生的“意外”
,也可成为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新问题。
5 拓展应用
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在探究实验课的最后设置1~2个拓展应用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解决,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请设计实验证明细胞呼吸过程中有能量的产生,并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产能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