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关于生物课堂中导入技能的浅见 返回上一页

关于生物课堂中导入技能的浅见

发布时间:2023-09-02

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序曲,一个有创意、有吸引力的导入,可以让学生迸发出跃跃欲试的学习心态,这样一来,就可以轻松将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而这个效果恰恰是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学生心理条件。为了开启高效的生物课堂,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当然要重视生物课堂中导入技能的运用,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各样形式各异、内容有趣的导入,让学生对接下来的生物学习摩拳擦掌,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去学习教师要讲的知识,这样一来,学习的效率、效果自然会得到显著的提高。究竟什么样的导入才能卓有成效地发挥导入功能呢?

一、有效导入需遵循的原则

(一)趣味性

说到导入,趣味性自然是首要原则,无论如何,至少要保证趣味性,这样才能实现导入对学生的吸引力,引起学生对导入背后的教学内容的关注。在设计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游戏、生动直观的实验、有挑战的问题等等,使得导入一出现,就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这样的导入才是有效的导入。

(二)简洁性

导入对于一堂课堂教学来说,扮演的应当是大戏开场前的“序幕”的角色,因此,适量适时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如果课堂教学中,导入的信息量非常大,或者所耗费的时间过长,学生的热情和精力会被冗长的导入环节消耗完,这样当教师真正进入主题,开讲新课时,学生早已没有了热情和精力。因此,一个好的导入必须要在尽量少的时间内用尽量少的内容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新学知识。

(三)目的性

课堂上导入的功能很明确,就是为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做铺垫,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的时候,无论选择何种形式,何种内容,必须要保证导入是为了新课讲解服务的,导入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单纯地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而讲一个跟教学内容没多大关系的小故事,做一个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小游戏等。只有导入目的明确,才能让学生在有趣的导入内容下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吸收状态,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二、生物课堂上常见的导入方法

(一)标题直接导入法

标题往往是一节课的核心问题和内容,是教师接下来要讲的重点部分,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在导入环节中,如果教师以标题切入为方式,通过对标题进行提问、解读,可以让学生迅速明确本节课所要讲的基本知识,从而顺利抓住学习的中心。例如,在给学生上《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时,我们就可以进行如下的导入设计:“但凡地球上的生物,无论形态、大小、生理结构区别有多大,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物质基础,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组成生物体的元素有哪些?生命有没有什么特有的元素?生物体和非生物体中所含的元素有哪些区别?”[1]以上这段话,针对标题,进行了言简意赅的分析,使得学生迅速了解了本节课要重点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这样一来,在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以后,学生在接下来的听课中会更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二)悬念导入法

悬念的存在可以有效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引发人们探究的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特征,以悬念设置的方式来实现导入作用。例如,笔者在讲到“细胞的实用性和统一性”这部分的知识时,就在讲课之前给学生提了这样一连串的问题:(1)不同的生物体,他们的细胞形态是否相同?(2)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的身体部位的细胞形态是否相同?(3)这些不同形态的细胞有没有共同点?以上三个问题直接切入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部分,以问题的方式提出来,可以激活学生的好奇心,要想满足好奇心,学生自然会在接下来的听课过程中更加用心。

(三)生活实例导入法

生物学科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需多说,并且与课本上的生物知识相比,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灵活现的生物知识往往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更愿意在生活的外衣下去学习相关的生物理论知识。因此,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多结合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导入内容,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有帮助。例如,在讲到“细胞的衰老与凋亡”这节的内容时,笔者就以“人的身体、行为随着年龄发生变化”这样一个话题开启了本堂课:回忆一下,你们家中的老年人,包括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他们在身体特征和行为特征上有哪些显著的变化吗?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踊跃地回答起来:“老人的皮肤都有很多的皱纹”、“很多老人会弯腰驼背”、“老人走路不稳,有时候需要用到拐杖”、“老人容易忘事情,记忆力不如年轻人”……因为是每个学生都有的生活体会和生活经验,因此,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说上几句,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比例会显著提升,从而促进更多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由此可见,这种贴近每个学生实际的生活实例是导入设计的一剂“良方”。

(四)实验活动导入法

在生物课堂上,实验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而在导入过程中,实验活动同样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导入手段。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物质跨膜运输实例”时,就在开讲之前,先给学生做了如下的实验:把长颈漏斗倒置,并用铁架固定住,再用玻璃纸将漏洞的口封住,接下来,向漏斗中倒入浓度约为百分之三十的蔗糖溶液,再准备一个烧杯装上清水,然后让漏斗的口伸入清水中,并保持漏斗里面和外面的液面一致。[2]操作完成以后,静置不动,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观察,这时候,学生很清楚地观察到漏斗内部的液面升高了。观察到这个现象以后,心中有疑问也就顺理成章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这样被直观的实验活动给打开了,那么,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也就会顺风顺水了。

(五)温故知新导入法

生物学科章节之间的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前后相依的联系,新学习的知识点往往是以之前学习的旧知识为基础的,每当遇到这类与前面的学过知识有一定关联的内容时,教师最好采用温故知新的方式来导入新课,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知识准备上更加充分,对接下来要讲的知识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例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节的内容,笔者就采用了温故知新导入法,首先从之前学习过的“人和动物能够生长的原因是体内的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促进”入手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比地提出问题:植物为什么生长?由于有了前面的旧知识作为铺垫,在这个问题提出以后,学生自然会想到,植物体内可能也存在一些类似人和动物体内的生长激素或甲状腺激素,这样一来,生长素的概念就被自然而然地引出来了。对比着前面的旧知识,学生在理解新的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就会容易得多。这种温故知新的导入方式还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能够强化新旧知识的系统性,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容易构建完整。

有效导入的优势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的时候要抓住导入的实施意义,以恰当的技巧来激活导入应有的优势,只有这样的导入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导入。

 

 

参考文献

[1]苗素花.浅议高中生物导入学习法[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年第1期.

[2]李书敏.浅析高中生物课堂导入环节的设置[J].软件:教学,2015年第3期.

[3]闵世丽.高中生物导入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1年第24期.

[4]马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导入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