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海门会展中心东洲厅内洋溢着振奋人心的氛围。在庄重而热烈的气氛中,海门区四套班子领导与来自全区教育战线的优秀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教育座谈会。我校12名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的优秀学子作为学生代表受邀参会,与区委书记沈旭东等领导面对面交流。
座谈会上,区委书记沈旭东代表区四套班子对全区教育工作取得的卓越成就表示祝贺,并向辛勤耕耘的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他殷切寄语海门学子要常怀感恩之心、勤学善思,以青春之我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时心系桑梓、情牵故里,未来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沈旭东强调,要持续擦亮“学在海门”金字招牌,大力弘扬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充分发挥优秀学子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我校党委书记、校长高迎九在座谈会上发言,分享了学校在2025年高考中实现“考得好+录得好”双丰收的骄人成绩,并表达了对区委区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深切感谢。他表示,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海中全体师生将切实传承和发扬 “不弄玄虚不翻花样辛苦干从头看有什么成绩,也当徒弟也算老师呼应成一气勉之这种精神”和“做一分是一分,做一寸是一寸”的海中文化基因,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智慧教学和优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品牌卓越、品位高雅、品质厚实的高品质高中,为海门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校高三(16)班班主任何菱花在会上分享了该班的教育成果。她介绍,今年高考中,全班有5位同学考入清华,5位同学圆梦北大,还有30位同学被南京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录取。谈到这些成绩时,何老师特别感谢了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学校的正确领导,以及任课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作为班主任,何老师始终坚持“团结、奋进、温暖、有序”的带班理念。她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他们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通过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面对未来,何老师表示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座谈会上,我校学生代表丁道博和江音桦作为优秀学子代表发言。他们以“做一分是一分”的求学态度诠释了海中人的务实精神,用“润物细无声”的成长故事诉说着师者的育人智慧。字里行间,既有对母校栽培的感恩,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他们表示,将始终铭记这片教育沃土的滋养,在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上续写海门学子的精彩篇章。
这场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成绩的展示,更是一次教育初心的重温。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海门中学正以“敦品、力学、大气、卓越”的奋进姿态,高擎“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育人旗帜,在建设“高品质高中”的征程上阔步前行,用实干与担当续写着新时代海门教育的壮美篇章。
会议由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威涛主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成伟、区政协主席施俊出席会议。我校副校长、2025届高三分管校长张丽华,教务处副主任、2025届高三年级主任邓杰等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