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东
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里说过一段话。
“当我和我丈夫读高中的时候,我知道我们的老师关心我们。实际上我们的很多老师并不精通他所教的科目,但是他们了解我们,与我们交谈,鼓励我们。我们学习负担也不是很重。一旦暑假来临,我就精神不振,因为我不愿意离开学校那么长时间。学校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二个家了。……
教育研究者和一般行为的科学研究者一样,都错误地认为一成不变的方法可以取代个人差异。这种企图只会加剧学生的游离行为。
研究者们往往试图去决定A和B哪个是更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尽量忽略教师和学生的特殊性,他们尽量控制尽可能多的变量。然而——问题在于教师并不具备物理上的可变性,教师不能够被视为传输系统或处理工具。孩子们也是这样。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不经意的一颦一笑或许就会改变一切!……
整个教育系统似乎精疲力竭、陷入危机,但这主要是因为这个系统只会用一种思路行事:例行公务般地累加课程和服务。学生们在被喂养着,这种喂养哲学的核心是:饥饿的孩子不能学习,而真正需要的是富有爱心的人们来哺育饥饿的孩子。”
这段话实在太令人震惊了,引发我很多思考。
一个疑问是,大多数老师并不精通他所教的科目,为何这两个孩子如此迷恋校园?为何离开校园时间长一点就精神不振?为什么他们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
由此看来,老师的专业水平固然有影响,有作用,甚至作用还不小,但仍然不是绝对作用。那么,让孩子们喜欢老师,喜欢校园的究竟是什么?
内尔诺丁斯说,是老师们对孩子的关心。这种关心是有层次的。一是老师经常和孩子交流,交流才会了解。二是不断鼓励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获得信心。三是负担不要太重,这是更深层次的爱。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身心的关心,居然比老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要重要。这谁能知道?谁能理解?谁能践行?谁敢践行呢?
但这几方面仍然是表面现象,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事情,本质上是一种关系的建立,因此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不是教育技术,也不是教育方法,而是教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和学生建立了什么样的关系。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教育。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即语文,你即数学,你即英语……你就是全部的教育。这与一个老师写过多少论文、做过多少课题、上过多少公开课,被多少有关或无关的人高度评价无关,那些都是老师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和打磨,与学生的学习没有直接关联。
其实这不是内尔诺丁斯的个人感受,科学实证也是如此。我的好友赵桂霞校长曾在广文中学做过一次调研,让孩子们列举最喜爱老师的特征并排序,大数据调研的排列结果如下:
1.尊重学生,与学生做朋友。
2.平等看待学生,一视同仁。
3.不讽刺挖苦学生。
4.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5.教学方法独到、新颖,语言幽默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6.有渊博的知识。
7.能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8.不拖堂。
9.布置作业要适当。
10.不随便找家长来学校,不向家长打小报告。
最受欢迎老师的前10大特点中,涉及到老师渊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竟然只有两项,而且排名并不靠前。这说明什么?说明本科生教小学、研究生教初高中,在知识储备上几无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老师的做人,育人重于教书。
但现在教师大量的培训会议,几乎全都是教学,着力提高的还是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对老师育人方面的关注远远不够,也使得培训猛如虎,很不受老师的待见。大量的网络培训任务,基本都是老师上课开起来,下课再换一个,或者晚上睡觉打开,消声,让讲师一个人自言自语,这实在太可悲了。甚至还催生了一个产业,专门帮人家学习完成继续教育。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拒绝了多个网络课程,害怕成为那个自言自语的讲师。
第二个问题是,他们都是技术主义者,控制变量,筛选出更好的学习方法。但问题是这是教学,师生都是活生生的人,不具备物理上的可变性。教师不能是也不必是一种知识加工和传输的工具,孩子也不该是也不能是接受的工具。
一成不变的方法一旦取代了个人差异,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生命意义,即便成效很高,与一个熟练的机器人有何差别?所以佐藤学说要建构一种润泽的课程。我的理解是,润泽的课堂上应该荡漾着探究的思绪,游弋着民主的灵魂,涌动着求知的热情,散发着会心的微笑。但这些课堂的内涵和细节,技术主义是没办法做到的。
他们之所以没办法做到,乃是因为第三个问题,他们信奉的是喂养哲学,这种哲学核心的前提是:“饥饿的孩子不能学习,而真正需要的是富有爱心的人们来哺育饥饿的孩子。”但问题是,没有人告诉我们,饥饿的孩子为何不能学习?为什么必须要有爱心的人来哺育?但结果让成人很满意。老师的爱心体现出来了,哺育的高分也出现了。但背后真正的问题是,这个前提是正确的吗?
如果我们的孩子连饥饿都不能学习,未来离开老师,走入社会,会不会饿死?更不用说终身学习了。所以这个前提贻害无穷。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了,教育无非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使得学生自会读书,自会作文,自会做人。这里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自”,如果把“自”淹没了,那就真正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人的根本,当然就不能成人,教育为人生就失去了倚靠。
这样看来,“整个教育系统似乎精疲力竭、陷入危机”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例行公务般地累加课程和服务”,就是不得要领,徒增烦恼,止增笑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