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友感怀(校友抒情篇) 》  我的海中印象 返回上一页

我的海中印象

发布时间:2019-02-20

我的海中印象

 张圣兵

第一次踏进海中校园,是1981年暑期一个炎热的上午,那是应学校通知来进行体育测试。作为一直在乡村学校读书的我,此时的心情可谓有些激动而不那么爽快。第一次来到神往已久的海中校园,自然会激动,然而,面对铅球、跳远等一系列的体育项目测试,自己心里真是没有了底,因为在农村的小学校根本谈不上什么训练,突然来一次考试,当然也没有把握。能否真正踏进海中校园?至少在我当时的心里还是一个未知数。为此回家后还有好些天不那么舒服,那种没有把握的等待,滋味是可想而知的。

好在不久,海门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定:令人神往的海门中学对普通农民的子弟也是敞开大门的。

在海中的生活经历无疑是最富青春活力和梦想的,那种亢奋而有规律的学习场景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走进校门,笔直而又幽邃的中轴式走廊,把各排教室紧凑地连串起来,直至最后一栋二层教学楼——那是我们高中三年一直在此学习的地方,那里每年都要走出数百名怀揣梦想的有志青年,由此跨进大学、走向社会,开始新的人生旅途。

一排排窗明几净的教室都配以青砖白缝的外墙,一看就给人以优雅学府的气质。直接体现育人氛围的则是教室里的报栏、报架和走廊上的各种橱窗,那里有各种教学信息、国内外时事和先进事迹报道等校园文化展示,当然还有各种小故事,启迪人生。然而,最具文化内涵的要数精神抖索的老师和生龙活虎的同学,他们行走于校园,忙碌着、快乐着,他们是海中校园活的灵魂。许多老师虽然人过中年却还都充满着学究气派,让人见了肃然起敬,由此引领着整个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校园,所以,即使是那些门卫和食堂的师傅工友也能传递出那种学究式的涵养。

作为富有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学府,留给我们学子最深沉而又宝贵的东西自然是学业功底和学习习惯与能力。这是老师们辛勤培育的必然结果,她对我们影响至深,又让我们最难以忘怀。教室里,老师循循诱导,总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侧面讲得有声有色。操场上,老师教我们如何以体育陶冶情操,锻炼体格。许多老师艺术而富有个性的教学方式让我们深受启迪,甚至受益终身。语文老师刘延驰,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据说是我们的副班主任,虽然一直没有听到过什么“正式任命”,但他却不时地来到班上嘘寒问暖,经常还带来一段有趣的古文,亲自写在黑板上,让我们轻松轻松。因为他脸上略显深邃而又不乏滋润的皱纹,也因为他的庄严与随和,同学们给他一个昵称:“刘老头子”。有很多次,同学们正在念叨着“刘老头子”语录,他却从后门走来,给大家一个会心的笑容,可能是对这个昵称的默许,也许是一种自豪感的表达。记得在一次课上,他专门给我们讲了一个词“得体”:遣词造句要得体、作文要得体,说话要得体……确实从他那里,我们还学来:穿衣服要得体,待人接物要得体……在一次晨读中,刘老师从后门走来,缓步走上讲台,没有讲话,却很快地在黑板上写了七个字“手中无笔不读书”,同学们都相互看看,会心地笑了,他也笑了。现在想起来,老师当时省去了很多字,也省去了很多的讲解和说教,包括:要学会思考、学会鉴赏、学会学习、学会应用……毕业前一个学期,学校组织了一个非正式的讲座,专门请刘老师给毕业班同学讲述他曾经到北京的所见所闻,他即兴地给我们讲述了天安门的庄严、清华园的秩序、燕园的包容以及北京许多“比图画更美丽”的景色,他引人入胜的讲解,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我后来也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并且如愿以偿。

校园里,时时处处都能看到老师慈祥的面孔,陈象新校长的晨读巡视则成了我们心目中教师形象的经典定格。全校晨读的时候,老校长两臂相拥,缓缓地来到我们的教室,走过我们身边,然后又静静离开,几乎从没停下脚步,也没说过什么,以免打搅我们,但他慈祥的面容和稳健的步伐,总是在激励我们:好好读书,早成栋梁。

海门中学注重实验教学,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影响。学校因为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实力,拥有比较完备的实验教学体系和设施,物理、化学等课程的理论课后多会安排相应的实验,许多光学原理、化学反应以及实验操作规程,通过我们的亲手实验和亲眼所见,显得格外清晰,由此巩固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学校在理论教学时间非常紧张的条件下,还专门开设劳动课程。记得我们高一时开设了农技课,学习了果树栽培、嫁接等,还专门到校园西边的田园进行实地作业和观察。高二时开设了电工课,曾经在实验室经过很久一番折腾,我终于装亮了一盏日光灯,那种劳动成功的喜悦,至今还记忆犹新。如果不是选择了文科班,我们还会学习半导体等等,……老师说“你们即使考不上大学,也能拥有一技之长了”,这些教学设计是那样的实在,同时又是那样的先进,拿现在的话讲,真是“以人为本”。

母校海中关注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和老师都秉承“有教无类”的理念,无论同学来自何地、来自什么样的家庭,老师都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关注。往往对学习困难的同学给予更多的指导,对家庭困难的同学给予更多的关爱。记得一位同学,来自北部乡村,入学时英语成绩相对较弱,任课老师就给予格外的指导和关注,学期结束时,成绩明显进步,老师又在全校大会给予通报表扬,同学们都深受鼓舞。任课老师经常会争取时间到班上进行集体辅导,而这又会受到学校安排的体育活动、作息时间等规定的限制,老师们经常为此动足脑筋,用“争先恐后”一词来描述肯定不会过分,而除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道理,他们都别无所求。

高考前升学志愿的填报,对每个同学都是两难的选择,班主任黄建平老师更是煞费心机,全面介绍高考升学的形势和各高校的情况,对每个同学都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耐心仔细的指导,不断提出更好的建议,不让同学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尽管追求更高的升学率,是学校一项至关重要的目标,但海中从不偏废对学生其他方面发展的引导和培育。每天早上的晨练是每个学生的必修科目,下午四点以后也必须安排相当的活动时间,英语、文体、音乐等兴趣小组也可谓名目繁多。记得有一次,学校专门组织我们去海门剧场,欣赏各种乐器,这使我们既了解了相关知识,又着实陶冶了艺术情操。尽管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学校作息规定还十分严格,记得晚上九点半熄灯还是铁的纪律,于是,我们学会了“当日事当日毕”,学会了讲究学习方法和效率,学会了选择、学会了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和比学赶超。

海中作为我的母校给了我很多很多,我在海中学习已经过去了近30年时间,许多许多的细节已经不再记忆犹新,但海中作为我们成长的摇篮,则始终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永恒的记忆。

在海中,我们探索更加科学地学习与生活;

在海中,我们探究更加真诚地为人与处世;

在海中,我们开始了富有理想和自信的人生新征程。

(张圣兵,1984届高中毕业生,南京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