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友感怀(校友抒情篇) 》  人生路上的回眸 返回上一页

人生路上的回眸

发布时间:2019-02-20

人生路上的回眸

范燕燕

在母校培养的十几万学子中,我是平凡的一份子,而在我自己的人生中,母校给予我的是舐犊深情,是力量之源。我与母校之间的情感,就如同母亲对每一个孩子无私的爱,以及每一个孩子对母亲永远的眷恋。

已过不惑之年的我,离开母校已经20多年,因在家乡这座小城工作的缘故,母校依然在我身边不曾远离。每天旱晨上班途经母校的时候,总要将目光穿过熙攘的大街,停留在母校雅致的校园。每天黄昏散步走过母校后面由那条小河填成的青海路时,总要将目光越过那排高高的冬青树,流连在操场上那些跳跃的年轻的身影中。在感慨岁月流逝的同时,仿佛又觉得自己依然是母校的一个学生,在不断地接受她的熏陶。在长长的人生路上,唯有在母校的六年学习生活,让我千百次不住地回眸,她给予我的成长关爱和精神滋养从未远离,更有那一张张亲切的面庞、一个个辛劳的背影从未远离。

1982年初秋,小学毕业后刚入校的我还是个孩子,迈入海中这座神圣的殿堂,心情是激动和紧张的,面对一群懵懂的孩子,老师的付出是艰辛的。她——朱继勤老师,我的初一班主任,在她走进教室的那一刻,那秀丽的脸庞,智慧的眼神,知性的气质,以及一头乌黑柔顺的短发,让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海中老师的形象。朱老师耐心、细腻、温婉、亲切,带着我们这群孩子,适应了崭新的中学生活,而多少次白天上课、晚上夜自修时,看到朱老师因感冒不住地咳嗽时,年幼的我,也体会到了老师是怎样的一种人,于是,我稚嫩的笔端,曾倾泻出这样的诗行:“我的理想——当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真的,虽然几十年过去了,而多少年前的某个夜晚,在海中明亮安静的夜自修教室里,朱继勤老师在讲台上批改着作业,那间或的咳嗽声已穿过了岁月,会在我耳边响起,一位美丽的女教师和一个心生景仰的女孩在那一刻的息息相通已永远定格在我的成长记忆中。

小时候,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卧床不起,家境比较贫寒,小小年纪的我,心头多了一份同龄人没有的沉重。在海中求学的六年,正是我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关键时期,也正是因为母校老师的关爱呵护,让我克服了家庭的困难无忧地学习,让我卸下了心里的负重全心地学习。从初中到高中,每一位班主任,都会把我作为重点关心对象,向学校申请减免学费;都会嘘寒问暖,上门家访,使我内心感到温暖;更会关注我的健康成长,像接力棒一样,一任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一路扶持,帮助我渡过了成长路上的一个个难关。1987年元旦过后,天气格外寒冷,患病十年的母亲气数耗尽,如油灯般熄灭了,我的人生也陷入黑暗。在无助的那一刻,是班主任黄建平老师发动全班捐款,给我送来了手足情深和慈母般的关爱。此后的一年半,正是迎接高考的关键时期,由于丧母之痛,我一度精神不振,是老师悉心入微地关心我的思想,疏导我的情绪,激励我发奋学习,为自己的人生而奋斗,直至我顺利考上大学。那是如此令人难忘的人生转折,如果没有如同我家园的母校,没有如同我父母的老师,凭我柔弱的羽翼,又怎能打散布满青春天空的阴云?怎能获得前行的力量呢?

母校不仅育我成长,更蕴我气质,养我正气,给予我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忘不了,吴伟、郁斌、黄建宏,一位位满腹诗书、才华横溢的语老师,把我引入了瑰丽的文学殿堂,带我领略中华文学无与伦比的魅力,教我打下了扎实的功底,为我后来从事二十多年的文字工作夯实了根基,养成了志趣,一路走来,愈加从容稳健。忘不了,诗歌朗诵比赛时吟诵的《沁园春雪》,小型话剧《雷雨》的激情演出,在《青春圆舞曲》的乐声里裙裾飞扬,在无边秋景中远足江边,看大江东去、浪涛拍岸......那么多彩的校园文化,将我们年轻的心滋润得如此丰盈,让我们的理想放飞得如此高远。更忘不了,那时母校每年都要举办“129”歌咏比赛,在那些彻骨严寒的日子里,每天晚上,穿着厚实的棉衣棉鞋,走在冻得硬邦邦的泥地上,踏着清冷的月光赶去学校排练,正式比赛那天,穿着红灯芯绒夹袄的我,站在食堂舞台上领诵:“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华夏精神的象征”,热血沸腾的我们,歌声嘹亮,意气风发,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一腔热血要奉献给民族解放事业......

一晃20多年过去了,还是那个小城海门,虽然物非人非,时间冲淡了记忆,岁月模糊了印象,但在母校经历的那些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当初的激情与理想依然清晰,在我心中,永远拥有一份自豪——我是海中人,那份自豪,足以让我步履坚定地走向未来。

祝福你,我的母校。

                           

(范燕燕,女,1971年出生,我校1988届校友,现任海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级机关党工委书记、市委两新组织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