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
——我眼里的陈象新校长
唐如浴
象新同志和我,也可以说是师生关系,因为我爱人秦素萍同志是他的学生。我们之间的认识是1953年我到海门工作之后,他在海中,我在县委,又加上了一层工作关系,县里常有各方代表会议或因事个别交谈、接触,从而相认、相熟、相知,七年时间,凝成了同志、朋友的真诚友谊。
他声音洪亮清脆,思想反映灵敏,是非界限分明,处事勤快利索,给我的印象是一个非常干练的人。1955年底到1956年初,为了解决他的入党问题,听取了海中党组织的关于他政治思想进步,工作一贯积极,群众积极推荐,支部一致同意,要求批准他入党的详细情况汇报,又翻阅了有关他的历史档案资料,算是知道了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情况,海门县委经过认真的讨论认为,他出身教育世家,继承祖业,爱学爱教,为人师表,经过抗日、解放战争烈火考验,爱党爱民,立场坚定;出身成分不可选择,历史问题情况清楚,重在一贯表现,在当时整个路线偏左的情况下,大家一致同意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他属高级知识分子,县委签署意见到地委、省委批准解决了他的入党问题,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更焕发了他革命的青春,增强了他办好学校的无穷干劲。
我不会写诗,在见到象新同志给我的《雪鸿集》后,立即起早带晚把它读完,出于激情,我写给他一首打油诗:“抗日救国匹夫责,教书育人是一式,追求真理从不倦,松梅品格为人率。”他接到以后非常高兴,即原韵和诗二首寄给我,后来又认真用毛笔书赠给我,并编入了另一本诗集《撷苓草》。象新同志1939年从通师毕业后,怀着抗日救亡的宏愿,走上教育岗位,到他曾经读书的锄经小学任教,写了“卢沟炮响战端开,我为输将到讲台,粉笔多情终不悔,此生许定伴英才 ”这首《从教》,立下一辈子从教的誓言,并出色地做到了。无论在战火纷飞年代的游击教学,还是和平时期的正规办学;无论小学,还是中学;无论在本地,还是在外地,他都一丝不苟,认真办好,办出突出成就,海门中学校长他当了34年,办成了全省闻名,全国上乘的重点中学,他培养教育出来的学子数以万计,分布在各地各条战线上,为祖国这座大厦添砖加瓦。他真是寒暑耕耘六十春,殷勤浇灌无私献;桃李满天下,芳菲漫中华。我认为,应该称他为中国共产党的,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民大众的教育家,我们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教育家不仅是几个代表人物,没有成千上万的各具特色的教育家,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他取得的成就,做出的贡献,不是以金钱可以计量的。
看了《书信选》稿,又翻阅了他写的《寸草祭》《撷苓草》诗集以后,我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他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积极抗癌,那种大无畏的乐观精神,十分感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而无气不知其可也。他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位八十高龄老人,突然得知身患淋巴恶性肿瘤,肝肾浸润,已第四期。这一晴天霹雳,他没有恐惧失望,却鼓足信心写了《抗癌》为题的诗句:“病来何惧痼瘳难,笑斗癌顽只等闲。” “莫道髭须如雪染,挥刀克敌齐欢颜。”化疗给病人巨大的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却抱着“奋举缚癌索,必胜意念决……境逆志益坚,忍受亦泰然”的态度,经过二十多次化疗,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战癌。仍然“豁达气自壮,乐观处世情……生机滋体内,养力得康宁。”在与癌症搏斗的同时,竟能写下一百几十首诗,纪念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建军七十周年,欢庆香港、澳门回归,斥责美国炸我驻南使馆,庆祝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庆贺世乒赛夺冠,记抗洪抢险;还在那里讴歌改革开放丰硕成果;经常与亲人、朋友通信交流;还不厌其烦地调解两位相识朋友之间的误解矛盾,设法取得“双赢”……,他面对死亡的威协,仍然坦荡淡泊,笑对人生,关心时事,讴歌祖国,关心他人,尽心尽力,这是一个共产党人了不起的一种精神力量。
从他写的信、诗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他的爱和情,仁和义,震撼人心,在家属亲人之间,充满了亲情、爱情、温情,骨肉之情,血缘之情,手足之情;在同志、朋友之间,充满了人情、友情、真情,师生之情,朋友之情,兄弟之情;从他的书信集、诗词里看到了他的人情、仁爱、坦率、真诚之心,看到了他的善良、包容、宽厚、和谐之德。这是做人之根本,这是民族的灵魂。他认为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不断学习,磨砺意志,防微杜渐,知足常乐,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离休以后,仍然“拾遗补缺尽绵薄。”为组织老年同志学习尽心尽力;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奔走效劳;为海门经济发展牵线
搭桥等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不要把这本《书信选》和他的另外两本《寸草祭》和《撷芩草》视为私事、家事、琐碎事,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唐如浴,1955-1956年,时任中共海门县县委书记,现为省级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