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激情岁月(校园生活回忆篇) 》  我们的绿色童年情结 ——海中毕... 返回上一页

我们的绿色童年情结 ——海中毕业三十周年随想

发布时间:2019-02-20

我们的绿色童年情结

                ——海中毕业三十周年随想    

郭周同

 

三十年前的今天,我们毕业离开母校—海门中学,即将踏入社会。一张毕业照,将这历史的瞬间永久地定格。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又欢聚在一堂,共庆毕业三十周年。一张在海中老教室前的“三十年后再相会”的合影又将这一刻永久地凝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两张照片上的主角依旧,时光却流逝了整整三十年,足足占了整个人生的三分之一。而这三十年,又正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时光。它恰恰涵盖了古人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三个重要阶段。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处在黄金季节。当然,又是一生中最繁忙的季节。然而可贵的是,就在这人生最繁忙的季节里,我们同学间的联系和交流却从未间断过。除了毕业二十周年这样的大型活动,平时的小型聚会更是频繁。在五一、国庆、春节这些主要节日里,同学聚会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话题。显然,这不是出于世俗的功利主义目的。那么,同学们之间的这种凝聚力、向心力到底来自何方呢?

追根寻源,同学们之间的这种凝聚力、向心力,其实源自我们内心深处的绿色童年情结。

诚然,进入高中阶段,我们的年龄也即将进入青年时期。童年,似乎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是,细细想来,那时的我们,其实还保留着不少童年时代的重要特征。最明显的,那时的我们还生活在父母身边,尚未自食其力。台湾歌曲《童年》中的那句“口袋里没有半毛钱”,便是那时我们的一个真实写照。而当一毕业,同学们当兵的当兵,下乡的下乡。大家一下子就会产生一个实实在在的感受,那就是:我现在是大人了。此刻,再回首高中阶段的生活,你会感叹自己那时其实还是个孩子。这道分界线就是那么的分明。这是从个人自立的角度看。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那时的我们还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一颗纯洁的童心。有人说,公正的上帝送给了每个生命一个珍贵的礼物——绿色童年。那是一方没有污染的纯净之土,对人纯洁善良,对世界充满了美丽的向往。高尔基一次拜访托尔斯泰时,一见面就对他说:“先别说你在写什么作品。说说你童年吧。比如说,你能不能说说童年时的一件有趣的事。”在他看来,再没比童年趣事更美丽的作品了。海中时的我们,无忧无虑,还是孩子气十足。因而,高尔基所说的那种美丽的作品还真是不少。也许是学习任务并不重的缘故吧,在现在看来是紧张地喘不过气来的高中阶段,在我们那时却是那么轻松、悠闲,甚至还颇有几分诗意:

夜幕下的校园里万籁俱寂。然而,街上隐约传来的“劈劈啪啪”的鞭炮声却将她点缀出一派喜庆气氛。两年的海中生活唯一一次寒假,恰恰轮到我们班大年初一之夜到校值班。吴潮培老师来了,到传达室和我们一起聊了会天。那天,我们正在看一本线装《西游记》,这在当时还是本禁书。可谁也没管那个,师生几个便侃开了孙悟空、猪八戒,一场喜剧就这样悄悄地拉开了序幕。热情的陈象新老校长也来了,他是来邀请我们到新落成的人民剧场去看山歌剧《杜泉山》,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京剧《杜鹃山》。看戏,这在当时还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新落成的人民剧场可是当时海门最豪华的建筑,欢乐的气氛顿时使当晚的这场喜剧达到了高潮。看戏归来后,余兴未消的我们还满有把握地准备来它个通宵不眠。一番全校巡逻后,便回到传达室边吃夜宵边打起了扑克。屋外,夜色如墨,寒气逼人;屋内,人声鼎沸,温暖如春。然而到了拂晓前,终于都支撑不住了,一个个七歪八倒地呼呼大睡,连炉子上的酒酿年糕烧焦了都浑然不知,弄得住校老师一片惊呼,给这个喜剧的夜晚划上了一个喜剧的尾声。多少年过去了,这个有趣的夜晚却始终还是那么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所有亲身经历这一晚的同学,至今一提起它,仍然还是眉飞色舞的。

江水拍打着岩石堆筑成的东方红海箭。我们正站在海箭上静静地等待江心岛劳动归来的同学。良久,随着“突突”的柴油机声,一艘机帆船渐渐出现在那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远方。此情此景,深深印刻在脑海中。两年海中生活总共有四个忙假。除了第一次是去中心大队外,其余都指定我们班留校劳动。其实这个差事还真不错,不仅活儿轻松,还使我们的足迹踏遍了美丽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操场边,我们锯过树枝;饭堂前,我们浇过茄子;路边的一排大树不知怎么嫌它们碍事了,慢慢挖又嫌费事,有老师出了个高招,用绳子栓住树干,大家再一起用力拉。于是,在众人的吆喝声中,一棵棵庞然大物轰然倒地,场面倒也蔚为壮观。相比之下,其他班同学可就没有那么轻松了,特别是最后一次忙假,他们被派往江心岛拾棉花。一去就是十多天,还得带上行李。于是乎,这归来时的接站任务就理所当然地落在了我们这支留守部队的身上。我们便带上几辆拖车向长江边出发了。来到江堤时,只见树木掩映,遮天蔽日。时令又正值梧桐一叶知天下秋的季节,我们踏着缤纷的落叶,走下江堤,来到那座名叫东方红的海箭上。正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海箭本是用以减缓水流保护江堤的水利设施,但同时也成了天然的深水码头,用来停靠机帆船什么的倒也挺合适。巧了,二十八年后同学们春游踏青时又到此故地重游,那是后话。

天边挂着一弯新月,路边的秋虫在低声地吟唱。我们正在野外夜行军,这是当时经常进行的军事训练科目之一。要说那时的学习生活,军事化的味道还真浓。单说称呼吧,年级不叫年级叫连,班级不叫班级叫排。你再看那操场上吧,军事训练的设施应有尽有,什么障碍墙板啦,独木桥啦,航空圈啦,荡河啦等等,满满的。还时不时地搞一些野营拉练之类的。今天不过是其中的一次而已。途中,还搞了一个“捉特务”的演习,却让一些男同学演变成了“捉迷藏”。在回到学校时,又特别设置了最后一关——高悬绳越小河,大家习惯叫它“荡河”,同学们也是经常操练的。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女同学因技艺稍逊而跌入小河中,让男同学们笑弯了腰。

那时的我们有时候还很淘气,喜欢捣捣蛋,出出洋相,甚至还搞点小小的恶作剧:早自习课上,老师宣布各人自习看书学习后,有同学误认为是宣布下课了,竟旁若无人地哼起小调来,逗得大家哄堂大笑;晚自习下课后的寄宿生宿舍,是住校农村同学们的乐园,嬉笑打闹乱成一片,有时候还要玩一些手电晃老师同学眼睛的恶作剧;老师们在课堂上的口头禅,成了一些调皮的男同学课余时间的谈笑资料,以至于编成集锦,时不时地拿出来模仿一番。要是哪个老师讲了句什么可笑的话,更是谈笑上好一阵子。

以上从两年海中生活中所撷取的这组镜头,离我们似乎已经很遥远。但现在拿出来一回放,也许你会觉得它们就近在昨天。难怪二000年的五一期间,同学们到蔡典生同学家去春游踏青,此地正是二十八年前的东方红海箭。一路上,大家有吹苇叶哨的,有嬉笑打闹的,活脱脱一群大孩子。看着这一情景时,大家情不自禁地感叹:仿佛又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

当然,尽管高中时代的我们有那么多童年时代的特征,但我们毕竟已经不再是孩子。和纯粹意义上的童年时代相比,我们不仅有了知识,而且有了思想。因此,高中阶段其实是我们绿色童年的一个美丽的尾声。如果把童年比作人生的春天的话,那么,高中阶段就是暮春三月。虽然春之将去,但却莺飞草长,姹紫嫣红,春天的美丽达到了极致。

踏入社会以后,在走向成熟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几分纯真,同时,我们也多了几分世俗。然而,将近五十岁的我们,历经了尘世间的绚丽多姿与喧嚣繁杂,却始终没有忘记宁静纯洁的绿色童年;踏入社会后的朋友千千万万,却始终珍惜绿色童年所结下的同学间的纯洁的友谊。如果也套用一下“我们的中国心”这种提法的话,我们内心的这种情感可以称之为“我们的绿色童年情结”。

再过十年,当我们再次相会庆祝毕业四十周年以及母校海中校庆100周年时,我们都将近六十,正式步入老年。是的,我们都将会老。但是,当我们在人生暮年回首自己的一生时:你的一生也许有许多辉煌的经历,当然,你的一生也许有许多坎坷的经历,每个人都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都共同拥有海中阶段这个绿色童年的美丽尾声。我们将把它视作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而珍藏,我们将把它视作人生道路上扬帆前进的动力之一激励自己,两年海中生活结下的同学间的纯洁友谊将伴随我们的一生。这,就是我们的绿色童年情结。

            

郭周同(海门中学1973届高二(4)班) 作于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