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的校园生活
胡新
1952年,我开始进入苏北海门中学(即以后的江苏省海门中学)任高中物理教师。当年高一扩招至3个班,原物理教师邵志冲,因患肺结核病而退休,师范院校的2名统配生均非物理专业教师,因而海中高中物理教师仅有我一人。我是抗战时期工科院校毕业生,对中学物理教材内容不熟悉,又未受过师范培训,担任高中物理教师,感到担子很重。
那年,高中物理课本开始使用苏联翻译本,内容既多又深,比大学普通物理尤深,与原有的正中书局物理课本差距很大,所用课时倍增。高中3个年级使用两个不同体系的教材,课时多,头绪多,每天至少要备2-3节课,还要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工作十分紧张。高中学生入学前未经考试,高一学生都是海、启二县的统一分配的学生,原有基础差,程度参差不齐,教与学均感困难。
当时的学生多数是工农子女,政治觉悟高,有求学的迫切愿望,学习很刻苦和自觉。我是来自旧社会的知识分子,解放后看到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每天清晨起身后,学习、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和备课,忙忙碌碌,直到深夜才休息。除周六外,平日难得回家。我们师生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亲密无间;班干部和课代表常来谈谈,反映教学中的意见,肯定好的,指出还有那些困难,提出改进意见,使我能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改进教学。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学习抓得很紧,每周政治和业务学习各三个晚上。清晨5时即起床,稍加收拾即参加学习,6点1刻再与学生一起晨练。业务学习的内容是凯洛夫教育学,本着“急用先学”的精神,先学“课堂教学”一章,用自学、提问题、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学习,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把所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成效显著。例如学了量力性原则以后,认识到苏联教材是根据苏联的实际而编写的,他们的学生有扎实的初中基础知识,学校有全套的实验设备,所需的数学知识也已掌握,而我们却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适当作些调整和补充,使学生容易理解。
针对学校缺少实验仪器的情况,我们自己动手制作有实际教学效果的教具,通过生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明白易懂。学校没有分组实验仪器,到1953年5月,53届的同学还没有做过学生分组实验。我利用学校的演示实验仪器,自己又制作了一些教具,安排了测重力加速度、测金属热胀系数、测声波的波长、验证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测凸透镜的焦距等6个分组实验,将全班同学分成6组,利用一个下午,轮流做了这几个实验。
1952年 ,海门中学的教学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晚上办公时两人合用1盏煤油灯,教师三四个人住一间小宿舍。因为当时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执行得特别好,通过苏北区的思想改造学习以后,我们深深感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工作中不怕苦,责任心强,任务再重也不觉得苦。今天回忆起来仍感到十分有意义。
海门中学53届高中毕业班的40名学生,当年全部升学,其中考进名牌大学的占大多数,进入清华大学的就有5名。他们在毕业后的几十年中,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55届(52年入学)的3个高中毕业班,高考取得较好的成绩。物理、化学两科,高考总分在全省130多所完中中排名第三。海门中学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在解放初期已基本形成,代代相传。如今已更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