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00班
顾颖飞
走出母校,进入大学已经快三个年头了,清华规律的生活让母校似乎渐渐地褪出了记忆的画卷。然而,时常能在梦中见到的宿舍楼前的池塘,通向我们教室的道路边上高耸的行道树,都暗示着母校的一切早已深入我的骨子里。生活里母校出现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母校的种种早已内化为一种“无意识”深刻地影响着我。
成长的过程里,或多或少都会去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人生经历尚未离开学堂的我,拿来比较和回忆最多的便是在母校的中学时光。我的班级非常特殊,是一种叫“实验班”(又叫00班)的时代产物,顾名思义,这个班级总有些特别之处。
其一便是我们的高中和初中是一个整体,关注这个班级培养的不仅仅是初中部的老师。我们是实验班的第二届,开始招生的是100个人,分两个班,然后在初二的时候有个分流,变成50个人,一个班。这批同学便可以不用中考就能进入母校——海门最好的中学,而我便是其中的一个幸运儿。这种体制的一大特点就是生活环境相对独立和绝缘,同学总是那一拨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对每个人的特点都能随口说出,如数家珍。
其二,我们的教学进度也相对独立,由最好的老师给我们安排最合适的课程,相比正常的中学班级,我们的课程难度要稍大一些,数理化学的相对较多。这也赋予了老师一定的自由,使其能在讲台上挥洒自己的才华,把自己最得意和感兴趣的东西拿来与学生共享而不是完全被各种条条框框所限制。比如教物理的黄晏老师就常常不带教案滔滔不绝的讲他对各个物理概念的理解,尤其是讲到相对论这些中学教育不太愿意触及的环节,他反而更加兴奋得给我们讲他多年来的理解。再比如教数学的方伟老师,则常回忆自己多年来在不同版本教材上的经验,然后把这些经典教材中的精华拿来和同学们分享。像这种不出于功利的讲授激起了同学们对学科本身的兴趣,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实验收效一定是有益的。现在想来,之所以我在清华的中学同学普遍能够在这聚半国英才的地方成为学业上的佼佼者与中学时得到的良好训练不无关系。
其三,这个班级另外特别的地方在于它还肩扛竞赛的任务,然而,我们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给了我们充分的自由而没有像某些名气很大的中学那样采取家长制的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负面影响,我记得关于竞赛和高考老师们专门研讨过多次,还出现过关于作业量平衡的特殊“协定”,目的就在于防止出现偏科而耽误了同学们的前途。学科竞赛,对我而言是中学生活的很大一方面,这如同我现在在清华参与的科研对我的大学生活来说是一种补充和丰富一样,竞赛有效的分配了我过剩的精力,并让我体味到了充分利用自己理性思考所带来的乐趣。
另外,在钻研竞赛过程中,同学们养成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习惯也让我们受益匪浅。甚至从长远的意义上讲,这种习惯的养成远比多学到的知识更重要。
前面说的都是我们特殊的班级,然而回忆起来更加温情的当数可爱的同学了。社会上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高中同学是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团体。而我们的集体是高中同学加上初中同学,可以说是亲上加亲。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人,在家庭里我们没有特别亲密的伙伴,因而同学便自然就成了最最值得信赖的人。的确,相识,相处六年的一个团体对于年纪刚过20的我们便成了最可靠的“组织”。而且,对比大学也能发现,那种单纯的友谊和长时间的相处共事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尤其当初的我们都面对同样的升学压力,于是这种友谊又平添了战友的壮烈。除此之外由于00班的相对绝缘,这个特殊的集体便容易产生了一些集体性格和群体意识,这种意识在当我们远离家乡,加入新的团体的时候才特别明显的体会到,总觉得新的朋友或者同事同学没有当年高中同学的那种默契感。于是,我们毕业分别几年之后,对这个团体的认同感反而更加强烈。正如之前提到的,这些认同,这些默契源于我们有共同的记忆和历史,想想我们曾经一起那么的疯狂:我还记得在初一曾和同寝室的同学一起从阳台上往大池塘里扔装满水的塑料袋,然后躲在角落里看溅起的大水花;初二突然迷恋打游戏,常常课间甚至课上还和邻座的同学讨论游戏攻略和心得;初三的时候一起逃课打篮球,打乒乓球,球技还长进不小;高中里出去各种竞赛培训的时候集体去网吧包夜打游戏,表现得完全像个“坏孩子”甚至还以此为荣,在那个时候觉得叛逆也是值得骄傲的资本。整个中学时代做过各种数不清的疯疯癫癫的事情,我也曾因此而写过长篇检讨贴在教室后头,以至于初中开家长会有同学家长看见了以为是范文,还在那个同学面前夸了我几句。单单离开中学两三年,我就已经觉得那种记忆已是珍宝。随着在现实的社会中不同程度的打磨,自己的天性流露越来越多地被“规矩”和“理智”所压制,当年无脑的恶作剧更显得弥足珍贵。也许出于同样的原因,中学的同学可能是最最了解你本性的人,无形中这也增加了对中学同学的归属感。
回忆母校,回忆我们的00班,总有说不尽的故事和片段让分布在五湖四海求学的我们会心一笑。00班在我记忆里已然超出了一个时期,一个班级,一个团体,一群可爱的老师的意义,它已经成一种符号,犹如记忆的图腾,每每看到,想到,便会荡漾起一份特殊温情和怀念。
作者简介:顾颖飞,2008届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