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校

发布时间:2019-02-20

怀念母校

黄士冲

1949年春节刚过,我们就忙着赶到启东海复镇东南中学去了。由于当时既无电视、广播,也无报刊杂志,许多信息不甚畅通。生活在偏僻的农村的我们,很想知道一些新的形势、新的消息。果不其然,一到学校就知道淮海战役又取得胜利,北平和平解放在即。海门、启东已全境解放,东南中学的师生将一分为二,初二年级学生及校长成子祥等主要领导力量,赴海门茅镇接管海门中学。一部分初一学生及部分教师去启东汇龙镇接管启东中学。后来获悉有一部分学生及老师留在海复镇原东南中学,继续办学,改称为海门中学分校。

我们初中二年级十多位学生在学校只停留了一两天。在一天清晨,冒着寒风,背着被包及衣物用品从海复镇东南中学出发,那天天空晴朗,一字长蛇阵行军。当走到学校西边大路时,在晨曦中显露得更加雄伟壮丽,心情复杂和沉重。回望黛瓦白墙的四合院,真是依依不舍。亲爱的母校——东南中学,我们就要离开您了。

步行一百二十里

这次长途行军,要横跨海启大平原,从黄海之滨的海复镇穿越中央镇、聚星镇、悦来镇到达麒麟镇,投宿在东南中学学生周念芝家,步行80余华里,时值初春,阳光明媚,和风吹拂,万物生机勃勃。学生们一路议论着、歌唱着、以喜悦的心情憧憬着未来。

第二天一早,又背起行李继续向西前行,从麒麟镇到常乐镇又到了三厂,看到了海启平原上的第一座大工厂三厂钟楼,厂楼历历在目,真是心旷神怡。从三厂再往西,来到了通源镇,穿行小路,直达海门茅镇,已中午时分。进入老街来到海门县立海门中学,师生们已在校门口热情地欢迎着我们了。历时一天半的行军计120余华里。只有愉快的笑声、歌声,迎来了新的生活。据统计,先后从东南中学到达海门中学读书的有70余人。海门县城茅镇的规模,非与农村小集镇可比。可在敌人的统治下,市场并不繁荣,海门中学校舍(今海门师范驻地)十分破败,容纳数百人的教室、宿舍均为平房,特别是口字型的学生宿舍十分矮小,据说是抗日时期,仿照日式建筑的房子。门窗几乎全被打坏,没有完整的,校园内一片荒凉,杂草丛生,乱砖石遍地。

劳动创校

学校行政领导和党支部面对现实,劳动创校,第一个任务就是发动全校师生,用劳动改变学校面貌。在东南中学学生的带头影响下,大家动手,各尽所能,很快使全校面貌一新,从宿舍到教室,铺了一条跑道,做到雨天不湿脚。乱石砖等集中在一起。学校周围还植了不少树苗。腾出室前室后的空地,种上蔬菜,以改善学生的伙食。有的学生心灵手巧,还用榔头铁钉,敲敲打打,使原来扭动不结实的课桌椅得到修理。学生们上的第一课就是劳动课,在劳动创校、建校中,学生们也得到了锻炼提高。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改变学校面貌,成为学生们的自觉行动,为此改变了新区学生中那种藐视和鄙视劳动的观点。

参加社会活动

建校初期,百废俱待兴。学生们的思想亦比较混乱,江南尚未解放,人们担心蒋介石是否还会打过来。那种变天思想尚未消除。于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尽力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如庆祝海门解放大会,举行游行活动,镇压反革命,参加公审大会。我与张克昌、徐堃、吴南星等学生还被临时抽调到县公检法部门当书记员,以审理各种案件。

经常组织学生听时事政治形势报告,这些报告一般均由县委、县政府的负责同志所作。印象最深的要算县委宣传部周宝瑞,他向学生作报告切中时弊,通俗易懂,不看稿子,随口而谈,一讲就是三、四个小时。学生们聚精会神,十分爱听。觉得知识新鲜,哲理清楚,比喻恰当,给人以深刻的影响,成为政治上的启蒙老师。据后来有人说,周部长作报告,头一天晚上写好提纲,准备到12点钟以后,所以第二天报告时能有如此好的效果。

学校还组织学生成立文娱宣传队,排演《黄秀鸾》、《枯井成怨》及荡湖船等小节目,经常去小集镇演出,得到群众好评,学生也得到锻炼。

每逢五一、十一,召开全校、全县体育运动会,一般均在海中操场举行。学生们均参加,或作为运动员,或当服务员、裁判员。当时还没有扩音器,校长陈象新是个天然的响喉咙,担当起司令员的任务,犹如高音喇叭,全操场都能听到。有时也备一只铁皮喇叭,以扩大声音。

注重提高教学质量

初创时期的海门中学,十分注重的校风和学风建设。老师队伍很整齐,教学质量很高,有许多名教师,而学生们尤其是东南中学过来的学生,学习自觉性特别高,都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上课认真听,积极消化。很多赶上和超过了原县立海门中学和私立海门、锡类中学转来的学生。

新的海门中学,发扬老区教学的优良传统,建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春风化雨,老师认真,学生学得努力,学校还为东南中学过来的10多位初三学生补上几何课,由茅锡纯老师担任,利用10多个课余时间很快补上,初次考试均达80分以上,我仅写错一个字,得到99分。语文老师单子明,上初三甲班的课很有威信,他有一个特点,批改卷子及作文,叫些同学到他办公室面对面指导,效果很好。有一次语文考试后,我们几个同学一起到他办公室,要想批得严格一点,因为前几门功课均得了高分。一面看下去均打了勾,全对,他再查看了一遍,并要几位同学一起查,结果查不出问题,又得到100分。学校将这次考试成绩全部公布,黄士冲的得分全校最高,而且东南中学过来的初三、初二学生均在全班名列前茅。学校采取这一举措,对解放后以教学为中心,恢复教学秩序,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逐步形成积极上进的校风,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整个高中学习阶段,一直维持着这种认真、紧张、愉快的学习情绪。黄士冲对数学特别感到兴趣,遇到名师陆祖龙(子犹)指点,更有长足进步。学习“范氏大代数”时,大小测验数十次,均为100分,毕业成绩报名单上都是满分。有个习题赌博的忽然率,我将之改为“朝鲜战争”的忽然率,把练习本交给陆老师批阅。后来考卷上就用我的习题出了题,可见陆老师这种求新的精神。虽然在“三角学”、“解析几何”课程上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有时也会出错,陆老师教“高级平面几何学”时,曾有一次测试中有3个题,其中有一题是“黄金分割”。复习时,我不想看这一条,以为已有结论,何必再证明它。结果只得到67分,幸亏是一次,后来补了回来,最后总成绩还是不错。在高中毕业时得到总分第一,获毕业证书第一号,这是我终身的荣誉。

学校还倡导学生在初高中阶段要全面发展,不可偏废,这是十分正确的。就我来说,我不仅数理化学得好,有兴趣;同样对文科也有兴趣,名师姜子敬教外国史及英语,他教得很认真、很好。在考试中,我居然得到个100分。姜老师在发试卷时,惊奇地问:你怎么都能记得住,我说姜老师讲得清楚。而外语则是我的短腿,在一次测验时,全班都不理想,我也不例外,老师非常生气,责令我们加紧复习,再复试一次,最后得到96分,还有个同学还比我多了2分。

高中时,语文教师沈云鹤,全班同学都很敬佩他,他的教学方法常常用启发式,组织学生思考、议论、甚至争论,使大家学得愉快。一次学写章回小说时,他仔细地进行批改,应我之求,帮我起了个符合我特点的名字,他想了好几天,我真是感谢他,他身体不好,经济比较困难,我班在同学们的商议下,为他暗地里缝制了一件棉袍,算作全班同学的心愿,也由此可见当时师生关系之真诚、融洽。

组织社团  培养自治能力

19495月,县举办团训班,学校选派青年党员和进步学生多名去参加。回校后,成立团支部,发展进步青年参加共青团(初叫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不久又建立团总支,各班成立支部。团组织是团结进步青年,在党的领导下,树立信念,培养进取精神,创立办学风气,起到重要作用。东南中学来海的学生,由于要求进步,学习成绩优良而提前入团,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学校还成立学生群众组织学生会。19494月间,通过层层竞选,第一届海门中学学生会终于成立,我和俞茂林等几位均为学生会成员。成立海门县学生联合会,海门中学学生会成为联合会的骨干。以后出席苏北学代会,均成为理事。使学生过上了生动的民主生活,在工作中也得到了锻炼。

经过东南中学及海门中学党组织的教育与培养,19495月,我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份经组织批准参加了共青团。

1952年夏天,海门中学已经完成了解放后的初创阶段,工作是艰巨的,成绩是辉煌的,正向着更成熟、更完备的方向迈进。此时,我和全班同学都受到母校的良好教育,完成高中学业,满意地考取了高一级学校。

至今,离开母校已近60年,一直怀念着母校。母校百年校庆之际,我们都感到无比的高兴和骄傲,由衷地祝愿母校繁荣昌盛。(此文经过俞茂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