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不老海中(历史回顾篇) 》  我与海门中学二十年 ——敬贺母校百年华诞 返回上一页

我与海门中学二十年 ——敬贺母校百年华诞

发布时间:2019-02-20

我与海门中学二十年

——敬贺母校百年华诞

季金虎

    海门中学是我的母校,是我学习、工作过的地方。我这一生中,最宝贵的二十年是在海门中学度过的。在离开海门中学的日子里,不管是一帆风顺还是屡遭挫折,母校都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只要一想起她,我就会豁然开朗,心中生长着智慧和力量。

    一九六一年九月,十四岁的我带着简陋的行李,从一个偏远、贫穷、荒凉的农村来到海门中学。当时的招生规模很小,海门中学每个年级四轨,初中招二百名学生,高中则招一百八十名,而且面向海门、启东、通州三县招生。那时,能考上这所省属重点中学,比起今天考重点大学来,可要难得多了。因此,尽管家贫如洗,父母亲还是举债把我送进了校门。我读的是五年制大改班,六六年高中毕业时,正逢十年浩劫开始,之后是整整两年的停课“闹革命”。再之后,则如七年前那样,又背起简陋的行李,回到那个依然偏僻、依然贫穷的家乡。所不同的是,七年前的那一腔希望早已灰飞烟灭,取代她的则是失落、迷惘、乃至绝望。

    但海门中学七年的求学生涯,却为我奠定了一生发展的基础,这是我多年后方才觉悟到的。七年时间,对我影响最大,也最深的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学校严谨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作为建国后首批确立的省属重点中学,海门中学处处彰显着可贵的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学校有着严格的作息制度和教学纪律,德、智、体、美、劳、军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安排,有条不紊。譬如说劳动教育,那时的海门中学,拥有大片校田,每周半天的劳动课,可谓雷打不动。有时为着季节播收的需要,虽急风疾雨亦不能阻。劳动课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卷起衣袖高挽裤腿,春耕夏锄,扛粪挑泥,什么都干,就象真正的农民一样。大食堂里硕大的冬瓜、南瓜,还有各种新鲜蔬菜,几乎都产自校田。学校还十分重视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那时的学生会和校团委都异常活跃,活动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开展得有声有色。记得我那时担任校团委宣传部长,并兼任校刊总编缉,一至课余或周末,风风火火,忙得不亦乐乎,心里感到特别的充实。我之后的组织能力与工作水平,如果说还有一点点值得称道的地方,那也得归功于那时的锻炼。现在回想起这些,再用今天素质教育的目光来衡量,实在堪称楷模。老师们以校为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了高大的形象。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陶秀文、胡新、吴宗荣、范有超、陈公宪、管德诚、高乾德等老师讲课时的风范。他们的教学风格虽然各不相同,但厚实的功底、严谨的构思、生动的语言、良好的沟通则是共有的,我在心底里总把他们作为崇拜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正是在他们的精心教育下,我才拥有了比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思维、不断进取的追求。一九七七年,经历了十年痛苦折磨,早过而立之年的我,为什么能跨进高校之门?其唯一原因,就在于母校给予我的良好教育。参加工作后,无论是在教师岗位还是在领导岗位,我都能坚持崇尚科学,力求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做好工作,因此,不管遭遇多大困难,都能比较顺利地克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了一份力,作了一点贡献,究其原因,还是得益于母校的良好教育。如此母校,又怎能不使她哺育过的儿女们终生热爱、魂牵梦绕呢?母校使我毕生难忘的第二个方面,是她那充满爱心的人文精神。你来自农村也好,来自城镇也罢,你的家庭富裕也好,贫穷也罢,母校总会敞开她博大的胸怀,一样地给以温暖,给以关怀。在那个喜欢折腾的年代,老百姓生活艰难,老师们虽然有一份薪水,但也过得并不舒心。可他们却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你的钢笔坏了,胡新老师会悄悄地塞给你一支崭新的钢笔;你缺了笔记本,盛兰英老师会把笔记本送到你的手上。我亦属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之列,尽管每月的生活费还不足三元,但家里依然难以负担,而我又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要我主动申请助学金,实在难以张口。可每学期,班主任老师总会主动把申请表交给我,让我填写。正是靠着这为数不多但却十分宝贵的助学金,我才支撑着完成了中学阶段的学业。我还清楚地记得,一九六四年我参加中考,成绩是全县第一名,但由于家里实在困难,父母亲只让我填报了中专。暑期中一个酷热的傍晚,我跟着父母亲完成了一天的劳作,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家里,却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正等候在门口:那是季作模老师!季老师曾在初一、初二任过我的班主任,并兼任语文老师。后来,季老师担任了学校的共青团书记,不再教我们了,我与他的接触也就很少。不曾想,季老师听说我只填报了中专,竟冒着酷暑,骑自行车走了七十五华里,几经打听摸到我家。一见面,季老师就拉着我父亲的手,苦口婆心地劝我父亲让我继续在海门中学读高中。在他一个多小时的反复劝导下,要面子的父亲终于松了口。那天,当季老师和我们一家坐在土场上喝着稀薄的玉米糊时,我望着西边天际的那一抹落霞,心里涌起了无边的美好,弥满着阵阵暖意。母校的老师们正是这样,用他们无私的爱,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学会去爱,热爱他人,热爱未来,热爱生活。今天,季作模老师、胡新老师均已逝去,不少老师亦已暌违多年,但他们的美好形象,却永远活跃在我的记忆中。试问:拥有如此老师的母校,又怎能不使她哺育过的儿女们终生热爱、魂牵梦绕呢?

    我再度回到母校,是在一九八二年的三月,正值校庆前夕。开始任语文教师,后来任副校长,再后来又任校长,直到一九九五年八月调离,共计十三年又五个月。这段时间,我不仅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心态深层次地阅读了我的母校,而且作为海门中学教工大家庭中的一员,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了母校的每一项建设,亲历了她的每一步发展。海门中学不仅办学历史悠久,而且成果斐然,作为江苏省老资格的重点中学,在省内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全国亦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海门中学以她卓越的办学业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母校为什么能象一棵常青树,长盛而不衰?在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中,母校最可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是什么赋予了她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记得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海门中学有一位叫邱竹师的名师,他曾经为海门中学撰写过一副对联:“不弄玄虚,不翻花样,辛苦干从头,看有什么成绩;也当徒弟,也算老师,呼应成一气,勉之这种精神”。我以为,这副对联实乃经典之作,因为它精辟地概括了海门中学在办学实践中彰显出来的科学精神,体现了海门中学薪火相传的优秀传统。而这精神、这传统,正是海门中学的灵魂,正是海门中学旺盛不衰的生命力!结合在海门中学教育和管理的实践,解读这副对联,觉得有四个方面感受至深。对科学治教、科学治校的不懈追求,这是其一。教育首先是一门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作秀、摆花架子、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故弄玄虚,都不是科学。探索、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探索、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探索、研究办学规律,严格按规律办事,这是海门中学领导与教师的一贯追求。海门中学的作息制度、课时计划都十分严格,不仅完全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而且一经公布,任何人都无权变动。我在海门中学工作时,素质教育之倡导尚未如今天之如日中天,但海门中学在学校一系列制度制定中却切切实实地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学校设有科学节、艺术节、体育节,每学期一次的学校运动会,教师、学生一起参与。劳动课是学校的必修课。学校还开设了各种选修课,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长能力。此外,校内外还活跃着各类兴趣小组,周末活动丰富多彩,校园文化绚丽多姿。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十分重视夯实双基,尤其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科学思维的锻炼。因此,从海门中学出来的学生,无论是到高校还是到社会,都深受欢迎,因为这些学生不仅素质优、后劲足,而且有诸多方面的特长,发展的空间很大。对团结协作、教育民主的不懈追求,这是其二。海门中学十分重视引进名师、培养名师,在海门中学的历史上,可谓是名师辈出,各领风骚。但海门中学更重视教师团队建设,强调团结协作,发扬团队精神。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老师们的集体智慧。因此,海门中学始终坚持把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学校长抓不懈的重点工作。在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内部,新、老教师师徒结对,既以老带新,又以新促老,真正做到优势互补,民主执教。老师与学生之间,既强调“师道尊严”,又强调教育民主,教学相长,充满了平等和谐的气氛。正是这种“呼应成一气”的团结协作与“也当徒弟,也算老师”的教育民主,才带来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攀升。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不懈追求,这是其三。海门中学的老师深谙这样一个道理: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科学和艺术的发展都是永无止境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达到更高境界。因此,海门中学的老师们十分重视学习,也善于学习,努力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中汲取营养,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探求新的方法、新的路子。记得我初到海门中学工作时,每周三晚上业务学习雷打不动,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研讨,我当过学生,也当过老师。海门中学的老师们还十分重视科研,教育、教学研究十分活跃,课题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科研论文或专著发表。海门中学老师的学习与科研,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坚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服务。他们“不弄玄虚”,不与实践相脱节,因此不是为学习而学习,为科研而科研。二是注重创新,追求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因此,看上去“不翻花样”,但“新”的东西却在茁壮成长。对永不止步、不断超越的不懈追求,这是其四。海中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事业的追求上“贪得无厌”,即使为此付出全部心力,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也在所不惜。他们深知,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师必须加重负担。为此,他们宵衣旰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不知疲倦、毫无怨言地耕耘着、奉献着。“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对他们是最好的写照。写到这里,我会油然地对我所熟悉的那些老师们生出敬意。郁惠庄老师是我任语文教师时的语文教研组组长,他执着的敬业精神,他对后辈教师的关心呵护,都是令人毕生难忘的。一九八六年,他身患绝症,弥留之际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的课、他的学生。潘启仁老师,一位出了名的严师,不管是盛夏还是严冬,你都会看到他在操场上为学生领跑的身影。此外,还有陆知轩老师、陈伯谦老师,等等,等等。正是这些可敬可爱的老师,以他们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可圈可点的业绩。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懈追求和无私奉献,海门中学才有了光辉灿烂的昨天和今天。

    我离开海门中学又已有十六七个年头,节假日回到海门,我总喜欢清晨去海门中学校园散步。徜徉在绿树与鲜花丛中,伫立在载满喜讯的电子屏幕前,呼吸着文气盎然的新鲜空气,我仿佛觉得自己忽然间年轻了许多。海门中学的校园是美丽的,美丽得很难以笔墨来形容。但在这美丽的校园中,最美的当然还是人,是海门中学年轻一代的师生。今天的海门中学,弥满着盎然的朝气,跳跃着鲜活的生命,新一代的海中人,正以他们的不懈追求、无私奉献和卓越创造,召唤着海门中学更加美好的明天!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母校海门中学,我曾经学习、工作过的地方。

    我曾经担任过诸多职务,当人们以职务称呼我的时候,我最感亲切的是“季老师”,因为我曾经是海门中学的老师!我最亲爱的母校是海门中学,海门中学是我心中永远的骄傲!

 

                                      写于母校百年校庆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