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不老海中(历史回顾篇) 》  守正引名校人文 创新领学子风采 ——海门中学学校文化巡礼... 返回上一页

守正引名校人文 创新领学子风采 ——海门中学学校文化巡礼(二)

发布时间:2019-02-20

守正引名校人文    创新领学子风采

——海门中学学校文化巡礼(二)

 

郁祖槃  沈振元

 

    学校文化决定着学校教育,具有百年历史的海门中学,魅力首先在于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学校发展的历程之中,注重守正,坚守学校的历史文化,继承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元素,使之发扬光大,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从师山书院的“正谊明道”,到私立海中的“明生以育,养生以公”,再到江苏省海门中学的“博学笃行,敬业乐群”,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学校更注重创造,当代海中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着现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以锐意改革的精神不断创新,努力打造与四星学校相称的富有特色的文化校园,籍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早在1989年,海门中学就率先在省内打造文化校园,海中的《学校章程》中专门制定了“学校文化活动指导方案”,“方案”以学校法规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给予保证,指导、鼓励、提倡学生自主参与学术、科技、体育、艺术等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学校文化“三节”,即是其中的部分内容。“三节”:即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旨在增强全校学生的审美、运动、创造等方面的素养与能力。二十多年来从未间断。对“三节”的指导思想、活动时间、主要内容、参加对象均有具体规定。海中毕业的各届校友,即使离校多年后,都仍会清晰地记忆起这些“盛大的节日”。

(一)尚雅楼雅意正浓。“尚雅楼”即海门中学的艺术楼,由著名书画家范杨题写楼名,分南北两个部分:南楼是设施一流的剧场、音乐厅;北楼是艺术教育中心。音乐、美术教室,琴房、舞蹈、练功、画室、展厅、器乐室一应俱全。走进北楼,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艺术氛围,幽静的院子里,陈列着造型各异的盆景,绽放的杜鹃,苍翠欲滴的紫藤和翠竹,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矗立在园中一尊塑像,他是海中卅年代的校友,已故著名军旅作曲家龙飞将军。他的一曲《太湖美》,人们已耳熟能详、唱遍全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满怀激情为母校《江苏省海门中学校歌》谱曲,海中学子唱响至今。因而,他已成了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硬件设施是进行艺术教育的物质条件,早在1988年,学校就建起了全省第一座中学专用音乐楼。更重要的是构建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即将美育融入课程,列入制度,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层面。为此,学校强调“三个统一”和“五个坚持”,“三个统一”即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统一,普及与提高的统一,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统一。“五个坚持”即:(1)坚持开设必修课,让美育落到实处,确保学生的美育基础知识及艺术鉴赏能力达到大纲要求;(2)坚持尽量开设多种美育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多种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3)坚持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从不同的侧面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4)坚持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让全校学生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养成高雅的气质;学校有校合唱团、舞蹈团、器乐团,定期以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举办周末晚会。定期评选“校园十大歌手”、“校园十大舞蹈明星”、“校园十大乐坛高手”。(5)坚持每周周末举办一次文化讲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每一次的艺术节,都会有盛大的开闭幕式、有声乐、曲艺、合唱、器乐、舞蹈、书法、演讲、影评、摄影(像)、绘画、工艺、盆景、才艺等比赛,以及教育成果展、艺术沙龙、名家讲座、大师指导等。

2004年8月,学校在市大剧院隆重举办《“春风桃李”——瞿文广老师从事音乐教学卅年音乐会》。为本校的一位普通音乐教师举办如此高规格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

实践表明,海中的艺术教育是卓有成效的。今年四月,海中被评为南通市首批艺术特色学校。四月二十八日,江苏省教育厅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评估验收专家来校评估验收,对学校艺术教育理念和具体做法给予高度肯定。海中的艺术教育硕果累累。近十年来,向各类艺术院校(包括国家顶级艺术院校)输送了140多名新生,获国家级奖的就有22人之多。2009年,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歌手大赛中,在前10名的选手中就有3人是刚从海中毕业的学生,令评委专家震惊;在全国首届大中学生书法比赛中,海中学生获江苏赛区硬笔一等奖、二等奖和软笔三等奖;在江苏校园艺术绘画比赛中获一等奖;在音乐舞蹈表演赛中,海中学生荣获全国新人大赛最佳组合奖,并赴中央台演出,5人获全国才艺大赛奖,其中3人次获金奖,10多人获江苏省级中学生文艺比赛一等奖。

(二)行健楼小将争雄。“行健楼”即海中的体育馆,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之意而命名,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题写楼名。海中历来有良好的体育传统。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军事家季方就在海门中学执教过体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把群众性体育运动推向高潮,“为祖国锻炼”成为当时学生的自觉行动。50年代,海门中学的男女篮球队所向披靡、打遍苏北中学无敌手。60年代,国家还处在困难时期,海中就曾专门在高中部设置体育班,对体育的重视可见一斑。海中师生在当时的地区、县内体育赛事中夺冠如探囊取物:季仲涛的跳高、龚振家的排球、管明安的摩托车与撑杆跳、宋家琦的篮球、黄金亮的全能、徐在佳的竞走、施维生的长跑、邱益生的游泳……成为了当时璀璨的体育明星。70年代初,当学校体育还是一片凋零的时候,海门中学的男排在管明安老师的率领下,异军突起,一枝独秀,一举夺得全省冠军,引领了海门排球运动二十多年在省内领先,并向市、省、国家队输送出一批批高水平运动员。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成绩更是令人瞩目: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传统项目优秀单位、江苏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学校、全国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俱乐部。成锦平校长、石鑫校长先后都被评为 “江苏省体育优秀校长”。

海中的体育教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整体的运动水平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校始终坚持“群体为主,竞技为辅”的原则,着眼于学生体质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达99%以上,优秀率保持在30%左右。同时,也注重提高运动水平和竞技能力,加强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突出排球、田径两个传统项目,积极扶持击剑、游泳两个特色项目。先后成立了排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田径俱乐部、健美俱乐部和足球俱乐部,配备专职教练,有计划、有成效地开展训练,并形成“男篮女排、人人会游泳”的特色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小将争雄、英才辈出的态势。请看几个实例:学校向国家输送的人才有中国女排国手茅菊兰、陆倩,中国男排国手张晓东,国家击剑队主教练茅祎新,亚运会冠军陆锦华,全国自行车冠军梁晓忠,亚运会冠军李英,十运会女子4 ⅹ100米冠军队成员江志英……近十年来,田径、排球、击剑等项目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名列前茅,在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倪瑞丰、龚华梅、黄春华三位同学,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三名;在全国运动学校田径锦标赛和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丁爱丹和黄庆海同学分别在100m和400m比赛中获第七名和第三名;在江苏省第九届中学生健美操比赛,我校获一等奖;2005年校女子击剑队获江苏省女子重剑团体冠军;在江苏省第16届运动会上获女子击剑团体冠军、汤苏蓉获女子个人佩剑冠军。向各类高校输送了140多名运动员,其中二级运动员120多人,一级运动员11人,运动健将1人。

学校具备了一流的体育设施,早在1991年就建成了全省第一家中学游泳池馆。学校体育馆举办过不少高水准比赛,声名远扬。2000年,上海东方队与江苏南钢队在这里举行比赛,姚明、刘玮、胡卫东等名将悉数上场,博得全校师生喝彩。2002年,学校在这里承办“2002年步步高杯全国男子排球联赛江苏赛区”主赛场,期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全程直播,在全国开启了一所普通中学承办国家顶级赛事之先河。

(三)元智楼群星灿烂。“元智楼”是由海门中学1921届校友、台湾远东集团总裁徐友庠先生于1992年捐赠给母校的一幢专项科技活动楼,徐有庠先生以其父名为楼名并亲自题写。内设一个高标准科学报告厅、两个科技制作中心,三个电子制作室,配有机械车间、航模制作室、机器人活动室和天文观察台等设施,另外设有数、理、化、外语等专业阅览室,是融教学、科研、实践为一体的科技活动殿堂。

学校根据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以“全面提高青少年科技素质”为宗旨,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完善的科普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创造教育”,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大胆实践,勇于创造,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配备高水平的指导老师,大力培养具有较高科技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普教育也逐步走向成熟。一是科普教学进入课程,使之常态化、规范化;学校开发了航模制作、无线电测向等40多门科技类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发挥特长。二是探索研究性学习规律,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研究课题,自主组合课题小组,培养学生学习、探究和协作能力。三是科普活动规范化,做到“六定”,即定老师、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职责、定奖惩,确保科普活动有序、高效。学校建有学生科学院,专门制定《海门中学学生科学院章程》,推进科技活动、学科竞赛与研究性学习,开展校内外学术交流;每年评选学生科学院院士。

科技节,是对阶段性科技成果的检阅。其活动主要有:科普展出、院士报告、小发明制作展示、科技小论文评奖、学生院士评选、机器人比赛、航模舰模比赛、科技成果展等。

跨入新世纪以来,海中的科普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教育示范学校”;“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培训基地”;“江苏省电子技师认定学校”。连续六年,被评为“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集体”。2010年被授予“江苏省发明家摇篮学校”奖。学生有60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竞赛和科技发明中获奖;有8名学生入选国家奥赛集训队。在江苏省中学生发明创造、“三模一电”、中学生科技知识竞赛中获奖的达100多人次,其中一等奖有38人次。沈宇同学的小发明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奖。在2006年德国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华中赛区选拔赛中,有三人获冠军。2008年,成功同学的小发明(太阳能热水器负压排空阀)、毛茅同学的“旋转式变色玻璃”、蔡越千同学的“活动自如水龙头”获第十六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真可谓群星灿烂,光彩夺目。

海中的“三节”,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制度文化,规定每年下半年举办一种“节”,三年一个轮回,也规定了每个海中的学生都能参与三个节日。实际上,它是以三个节日为依托,来促进学生美育、体育、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是海门中学形成的一个鲜明的特色教育。因而,它是当前在升学压力依然沉重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