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灾害应急能力的教育策略 返回上一页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灾害应急能力的教育策略

发布时间:2013-09-26

高中地理新课程明确提出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学会生存是现代公民应有的素养,地理教育对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学会生存的素养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因此,在地理教育中,必须有意识地进行生存能力的教育和训练,达到学以致用,在灾害突发时能处惊不乱,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迅速采取合理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摆脱险境,获得生存。从而,使学生不仅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而且是“学习对终生有用的地理”。

    一、充分利用课堂阵地,帮助学生掌握应有的生存知识

    课堂教学是进行生存能力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在学期初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有意识地把生存知识的教学合理地安排在相应的教学中;其次,每节上课前,要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有关生存教育材料,不仅是文字材料,最好还要有音像资料,才能使学生看的清楚,记得深刻。如学习《地质灾害》“地震”这一内容时,在学生掌握地震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后,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地震时的逃生技巧,并配以音像展示。地震逃生时,把握的原则就是躲在坚固的物体旁边,且注意保护头部。其次,在从感到地面震动到房屋倒塌,可以有几秒至十几秒的时间。在第一次震动后,如时间许可,则先关煤气、电源以避免火灾的发生;将门窗打开,以防其变形而影响逃生路线。一般来说,如果屋外的空地比较空阔,宽度有房屋高度的两倍以上,那么,选择逃出屋外躲避地震是上策。住在底层的人应该快速逃到屋外空地去;如果街道狭窄,或在高层建筑内未及时逃出,最好是设法待在屋内的门口,靠近柱子,或者躲进跨度小的房间以及坚固的桌柜下面。阳台、屋椽和栏杆的牢固性最差,不是安全藏身之处,也千万不要躲到楼梯口去,因为那里也是最容易塌方的地方,不可乘坐电梯。此外,注意远离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贮存的地域,远离高压电线和玻璃门窗。如果地震发生时在汽车内,只要行使在宽阔平坦的公路上,一般是比较安全的,但要避开电线、路灯等,系好安全带,停在较空旷的地方。万一被埋压,要增强生存意识,利用周围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为保存体力,不可大声呼救,可用石块等物敲击管道或其他物体,发出声音引导救援人员。保持胸部的空间,以便呼吸通畅。在可活动的空间,尽力寻找食物和水,创造生存条件,争取获救。

    二、精心组织实战演习,帮助学生获取必要的逃生技巧

    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应用,而知识的应用意味着拥有智慧,就是学会如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加强生存能力的实战训练非常重要。通过模拟灾难现扬,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习,可培养学生的逃生自救能力。我校在每年举行了一次消防演练,演习前,老师可运用热力环流和大气运动的知识向学生讲解,在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鼻,尽量压低身子匍匐前进。当火势变强时,在空中可能会形成旋涡形,风向会千变万化,但火源总是固定不变的。看清火的源头,辨明火的燃烧方向后,再逆风而跑是最明智的。随着一声警报声响起,教学区消防模拟演习开始了,高一年级教学楼浓烟滚滚,800多名高一新生在管理老师的指导下,紧张有序地从教学楼开始撤离。疏散过程中,每楼层两个老师,分别站在各楼层两侧,把握好学生疏散秩序。学生们将各自的毛巾用水打湿,捂住鼻子,边躲避“火源”,边向一楼操场疏散。同时,担架救护组和医务救护组的人员按照指挥在抢救“受伤”学生。不到3分钟时间,全体学生均撤离到安全地带。接着,进行了现场灭火表演。当同学们穿过浓浓烟雾跑到楼外时,显得既紧张又兴奋,有的学生还积极踊跃参与到灭火演练行列。通过这次演习,同学们亲自参与消防疏散演练,对应急疏散的程序、逃生和灭火知识有了切身的体会,一定程度上对火灾事故应急疏散、正确使用灭火器材的技能,有了进一步的实践体脸。

    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全面生存能力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就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他认为,课内获得的知识是“闻知”、“说知”,课外实践获得的知识是“亲知”。“亲知”是根本,“闻知”“说知”要结合在“亲知”上,才能成为“真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此,我校地理组老师利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以狼山自然地理条件的考察活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增加了有关应急教育内容。包括:如何在野外判断方向,发生山洪和泥石流等紧急情况下的一些实用自救的方法。如果在野外一旦迷路,不要惊慌失措,可利用多种方法正确地判断所在位置和方向。白天,若是晴天,可利用太阳借助手表测方向,时数折半对太阳,l2指的是北方,在上午9时与下午可很快辨别方向;或在地上竖立木棍,木棍的影子在中午最短,其末端连线是一条直线,该直线垂直线为南北方向。若阴天,可利用植物生长判断方向,一般阴坡.即北侧山坡,低矮的藤类和藤本植物比阳面更加发育。晚上,可寻找北极星定向。如果在山区遇到暴雨,应尽快下山,下山时要尽量避开山体容易滑落的地区,千万不要在沟道内避雨,以免遭山洪或泥石流的袭击而造成人身伤害,而应该选择到沟道两侧高处。一旦因山洪暴发困在山中,要选一高处平地或山洞等离行洪道远的地方休息等待救援;无通讯工具的,可寻找一些树枝和其他可燃物点燃,同时在火堆旁放一些湿树枝或青草,使火堆升起大量浓烟,以引起搜救人的注意。一路上边走边讲,学生饶有兴趣地听着,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通过调查探究,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许多地理知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还使学生的应急能力和生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姜竹君      发表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