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化学 》  化学课堂中的人性教育——姜伟辉 返回上一页

化学课堂中的人性教育——姜伟辉

发布时间:2016-12-02

化学课堂中的人性教育

化学组   姜伟辉

在家中整理旧报纸时,无意间又看到这则旧闻:2013年4月1日,因看不惯室友黄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投毒,致黄洋中毒身亡。不禁又想起“2002年,清华大学生刘海洋为“考证黑熊嗅觉是否灵敏”而在北京动物园用硫酸泼向黑熊”的事。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这着实令人深省!

显然林森浩、刘海洋并不缺少知识,他们缺少的是人性、是情感。事实上,即使在博大的学识之树上,也同样可能开出邪恶的情感之花,结出带毒的人性之果。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同样缺少人性,丧失情感、善恶不分,一个掌握了知识的人,其对社会和人类的破坏力是一个文盲所无法企及的。所以知识没有了人性的驾御,好比一列有着极好动力系统的火车,却没有安装相应的控制驾驶系统,一旦启动将可能横冲直撞,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仅仅从知识角度来研讨教育和从事教育,就会迷失育人方向,失落育人的旨题,这样的教育会令人忧惧不已。

爱恩斯坦曾说过:“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其实,在我们化学教学中也不乏人性教育的素材。

在“合成氨”教学过程中,我向学生介绍了人称“一半是圣人,一半是魔鬼”的德国化学家哈伯。通过介绍他在合成氨工业中所做的贡献,以及在一战中对德国的战争“功绩”,让学生明白: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善良的人们可以用它造福人类;而邪恶之人却能用它危害人类,甚至毁灭整个世界。面对科学这把双刃剑,关键是人性,态度是持剑的手。

在“同位素”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居里夫人的事迹,介绍她对科学探索的痴迷和对和平事业做出的贡献,并着重介绍了她发现钋时虽然身居法国,但时刻不忘自己被沙皇俄国蹂躏的祖国——波兰,以“钋”来命名她发现的新元素,以此来纪念祖国,为祖国争得荣誉。

卤族元素氟的发现、单质的制取是多位化学家奋不顾己、前仆后继、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李比希因为自己妄下结论而与溴元素的发现失之交臂,以“错误之柜”警示自己;门捷列夫为了寻找元素之间的规律,发明了玩纸牌游戏,最终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史上留下了不朽功勋等等。

在课堂上适时引入这些化学史料,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勇于探索创新,脚踏实地地作出自己的贡献。

人性的养成需要人文的教育,需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做人,怎样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这就需要明是非,知善恶,辩美丑,懂爱惜,这样他们才能选择高尚的价值取向,确定健康的生命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要知道,科学只能告诉人类世界是什么,技术只能告诉人类能够做什么,只有人文才能告诉人类应该做什么。失去了亲情与博爱、神圣与高尚、诚信与信任、虔诚与敬畏这些人文的感觉和定位,人就会失去了方向感、价值感、归属感,思想信仰和精神支柱就会在淡漠中倾斜乃至轰然倒塌。

如果把知识比作人生的舟楫,那么人性就是人生的舵盘。所以充满人性之美的教育,不能仅仅定位于知识的堆叠,它必定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真、善、美、平等、公正,以及建立与此相关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的教育,使每一个受教育者成为有人性,有情感,有灵魂,有教养,有信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