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反思1——王红 返回上一页

教学反思1——王红

发布时间:2016-11-30

离子反应教学反思

化学组   王红

离子反应不论在高考还是学业水平考试中都是重点,必须让学生达到掌握并应用的程度。但在往年的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错误,比如反应原理、拆分、化简、遗漏、电荷与原子守恒等方面的错误,让自己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今年为了让自己减少这种感觉,决定在两个平行班级采取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11班采用常规的教授知识的方法:教师讲解、总结,学生循规蹈矩的练习;12班采用学生主导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的探究为主,然后学生根据练习的结果,总结得出相应的规律。

在两个班上课结束后,教师的感受完全不同,11班感觉中规中矩,学生有序的记着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教师的自我感觉也比较良好,给学生上完课,就感觉任务已经完成。12班感觉学生的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在学生的笔记上,我根本看不到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教师的感觉比较轻松,给学生上完课,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课后作业是检查学生课堂掌握情况的最有利的检测手段。课后让两个班的学生同时做了练习13,根据完成情况统计的结果,两个班出现了有喜有忧的状况。11班的正误率与往年相当,没有出现两极分化的问题,基本错误相对来讲比较集中。没有做的特别好的同学,也没有做的特别差的;12班的情况完全不同了,作业差异很大,有的同学作业准确率100%,有的同学只有50%,整体来看出现了两级分化的情况。

课后根据作业我也思考了很多,尤其是12班,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问题?结论如下:

  1. 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接受能力、智商水平、领悟能力是不同的,12班的教学模式明显是采取了一刀切,对于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高的学生是有利的,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让自己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学到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而对于另外的学生这种教学方法明显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作业出现了比较吃力的情况。时间一长,功课肯定是越落越多,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
  2. 11班的教学模式对于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中等的学生是有利的,学生的基础知识会相对扎实。但是对于班里的前十的同学,有时课堂上就是浪费时间,会导致优秀的同学无事可做,出现根本“吃不饱”的问题。
  3. 课堂必须灵活处理,根据实际情况,松紧适度,保证让所有学生“有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