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育感悟——新老教师课堂教学对比反思 返回上一页

教育感悟——新老教师课堂教学对比反思

发布时间:2013-04-16

新老教师课堂教学的对比与反思

江苏省海门中学化学组  226100 王敏

摘要:对新老教师的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三种课堂教学形式内容进行比较,并进行反思

关键词:课堂教学;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反思

初为人师。既当老师又做学生。学校为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实行了“青蓝工程”,新老教师一一挂钩结对,给新教师搭建一个拜师学艺的平台。学习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随堂听课。就我个人而言,“青蓝工程”让我获益匪浅,感受颇深。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多种教学技能,以尽快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在学习中我将新老教师不同类型课的课堂教学进行简要对比,得到更多启示。

1.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的对比

1.1新授课的课堂教学对比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而新授课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授课的特点在于知识是全新的,但它是以旧知识为基础,所以把握知识的连贯性,合理地引入是非常重要的。老教师在新课的引入环节能够根据学生的前知识结构,年龄特点,简洁明了地将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新课中。在新知识的传授时,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知识从表象到概念、推理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自然而然,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新课的讲解后,老教师还能够注意到讲练结合,知识的迁移运用。比如,在讲到 “物质的量” 这一化学概念时,老教师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质量”与“微观粒子”联系入手,讲述引入“物质的量”的必要性,再到概念的使用范围并结合练习的形式一一呈现,加深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

而新教师由于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前知识了解不多,在讲解的时候容易采用直接引入概念的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对新概念学习的盲目性,概念学习前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孤立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此外,老教师在新课的教学中能够准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强调,对学生可能在认识中出现的问题提前预防,强化讲解训练,以提高新课的课堂教学效率。而新教师由于缺乏这些经验,缺少对学生已有知识认识误区的认识,造成不能做到重难点讲解突出,不能有效地收到准确及时的反馈信息。

1.2习题讲评课的课堂教学对比

   习题教学在化学教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老教师在习题课上多能精选习题,示范讲解,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学生在听了一道题的讲解中能够应对一类题,能够在掌握一道题的常规解题思路的同时,启发新思路,探讨新解,一题多解的新方法,达到启迪思维,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题的能力。如对“离子共存”这一知识点的习题课教学中,老教师用一 “在无色澄清透明的酸性溶液中可以共存的离子”为例,讲解题设的条件,首先分析解题的关键,找出题中的限制条件,“无色”、“澄清透明”、“酸性”具体的含义,再将题设变形,“酸性”变为“pH值”、“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碱性”等等分别举例;将“无色”与“澄清透明”的关系进行说明,这样看似一道简单的离子共存题目,老教师可以将它拓展为离子共存可能出现的各种题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新教师在习题课堂教学中多数采取就题论题的形式,不能够拓展延伸,有效利用一道习题的功能,容易造成学生这道题可能会做,题目一加变型,学生又不知所措。在培养学生解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上跟老教师还有很大差距。在日常的作业和试卷讲评课上,新教师还容易出现题题讲,面面全的现象。其实,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做到重点突出。

1.3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对比

有人说:“复习课追求的境界是有效、高效。而知识与能力的合一是衡量有效和高效的标准。老教师的复习课大都能够注重以下几点。能够勇于取舍整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强调基础,突出课堂教学的重难疑点。能够将所学知识连接成网络,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地理解和记忆。我听的较为印象深刻的一节老教师的复习课,在学习了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后,将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这些概念一一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知识脉络图,让学生想到一个概念时顺理成章地就联系到下一个概念。

而新教师,由于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对教材的把握不能准确,教学中看问题相对独立,复习时大小知识点一一讲解,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琐碎而凌乱,不能有效、高效地进行提纲式复习,极容易造成复习课的无效。

2.反思

2.1.新教师对教学知识点的把握不准确,重点不突出,难点不强调,教学目标不明确。

从新老教师课堂教学的对比看,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缺乏对教材知识点的梳理和把握,不能够准确认识到知识的重难点,造成在课上一讲到底,没有重难点,教学目标很难达到。这就要求新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精心备课,从考纲到教材再到学生,都要精心剖析,最后制定合适的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才能有详有略,主次分明,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显著。

2.2.新教师患得患失,面面俱到,但是全而不精。

新教师由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心里压力较大,担心学生作业做不好,考试考不好,担心自己在工作的开始不能做出好的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患得患失,对学生和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觉得什么内容都要一遍遍的讲,学生才能加深印象。讲的多,却都是蜻蜓点水,就题论题,分析不透彻,学生学会的只是这道题,而稍加变型,又有很多学生无从下手。新教师总发现重复的内容却学生仍是错误率较高的内容。其实,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一劳永逸的。新教师应该勇于放开手,敢于给学生自主思考反思的空间。这样久之,比让学生做一道道重复的题目或许更有效。

2.3.新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缺少认识,不能够及时准确的预料到学生的知识盲区。

新教师由于没有教学经验,也因此缺少对学生学习认知结构的认识,缺少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认识。不知道哪些知识是学生认为的难点。总是以自己的观点认为学生应该会做,直到作业批改的时候才能得到反馈。而不会像老教师一样在新知传授的时候心中有数,课堂上就能够提问可能犯错的学生,及时收到反馈信息,进行特例教学,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进行有效学习。这就要求新教师应该课前多向老教师请教,咨询学生在哪些知识点可能是盲区,可能会出现思维错乱,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问题和困难所在,课堂上积极为学生打开心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经验是财富。新教师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多学多听多看多思考,积极向老教师请教探讨,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感悟的能力,提升教学技能,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1997.3
  2. 蒋赵军.浅议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化学,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