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幸得到一次海门市级公开课的机会,从备课到磨课到上课直至评课,前前后后花了近两个礼拜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可谓是诚惶诚恐,寝食难安,以期完成一节比较精彩的展示课。虽然上下来与预期的效果有一定的距离,但作为上课者却深受启发,收益良多。
本次教研课是主题研究教学,活动核心主题为哲理性散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构思艺术。执教者自选文章,围绕核心主题进行课堂教学。既然是主题教学,教学所有环节应为主题服务。但是教学完成后,发现自己出现“扣题不严密”的现象。
一、文本细读上,抛却核心主题
《可以预约的雪》篇幅短,思想内容文中可直接找出,学生在整体理解上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学生对于其中有些词句分析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文章第14节说人们渴望“常”,为什么又说“因缘的‘常’不见得是好的,因缘的‘变’也不全是坏的”;文章结尾一节中出现两个“蜿蜒”,第二个“蜿蜒”是什么意思等。
学生的提问也是我在阅读文本中有过困惑处,看到学生的问题,我内心激动了一下,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正中我怀,欣喜可以卖弄一下自己的高超理解了。然而,“冲动是魔鬼”毕竟不假,对两个问题的解读,我只是钻字眼,从文本中找依据,却把教学主题“由感性到理性的构思技巧”抛到九霄云外,忘记宏观上解读,结果可想而知。
二、环节设置上,游离核心主题
作为一篇优美的哲理散文,《可以预约的雪》一文,不乏值得鉴赏的词句。特别是第14节“拖磨”等词语及“常”与“变”关系的两个比喻句的妙用,值得细细揣摩。尽管学生预习中对这一节理解上问题不大,但我觉得既然是散文教学,就很有必要对本节进行吟诵品析。事实证明,因为环节设置的面面俱到,不舍得放弃,这一环节的设置跟本次的主题教学关联微乎其微,不该在这一环节耗费时间。品读环节,已经游离在教学主题之外了。
同样,请学生介绍三生石的内容,也是与教学主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相关的。
三、文本总结上,偏离核心主题
为了保持与《可以预约的雪》这篇禅理散文的风格一致,我精心组织了课堂总结寄语“林清玄让我们在他娓娓道来的淡然中,在若隐若现的禅味中,收获了一份深刻而又成熟的心灵思考。林清玄,一个美在心地的台湾男人,他让我们相信:野百合也有春天。”上完课自我感觉良好,但回过头来细思,这样的结语美是美了,但已经偏离了本堂课的核心主题:由表层现象到深层本质的思考。
课堂教学,尤其是主题研究教学,教学目标这条线一定要时刻谨记于心中,不能越界,否则,整个课堂就会留下难以忘怀的遗憾。
一堂课,也是一篇命题文章,不能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