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阵地 》  【读书学习】政治主观题解题常见思维障碍剖析 返回上一页

【读书学习】政治主观题解题常见思维障碍剖析

发布时间:2013-04-16

很多学生在考试之后,会把自己的失误与失分简单归结为没记牢不仔细想不到等,而忽略自己失误或失分背后的深层原因。我们不妨假设:假设你课本基础知识都记牢了、审题时材料和设问中的每一个字都看清了、该想到的你都想到了,你能保证自己在考试中一定得高分吗?依笔者的观察与思考,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考生很多的失误与失分其实是源于自己的思维障碍的。本文试以高考试题为例,对学生解题中的常见思维障碍作些具体剖析。  

    一、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能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分析考虑问题,不为定势左右,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思维品质。就政治学科而言,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灵活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思维起点灵活,能对问题作出必要的转换,使之朝着自己熟悉的方向转化;二是思维过程灵活,能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政治问题;三是思维的方向灵活,在解题过程中,思维能在题目信息和课本基础知识之间自由连接和转换。考生若在解题过程中思维呆板,灵活性出现障碍,势必影响到答题的全面性和正确性。  

    [高考典题]2009年高考文综安徽卷37题第3小题)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就怎样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障碍剖析]首先,从思维起点看,本题要求考生首先对问题作相应的转换,把思维引导到如何推动文化创新这个问题上来,则答题的指向就非常明确了。反之,若思维起点不灵活,不善转化,把答题重点放在安徽合理化建议等上面,则不易抓住要点。  

    其次,从思维过程看,围绕如何推动文化创新,需要从创新的内容(体制机制、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等)、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和具体途径)、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等角度和方面展开分析。若思维过程的灵活性不够,考生在答题中极易出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现象,造成要点不全,失分严重。  

    再次,从思考方向看,本题在答题过程中,既需要考生运用课本知识,也要求考生紧密结合材料,思维要能够在材料和课本之间来回转换。如考虑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实践时,考生需联系材料,具体答出立足安徽改革开放的实践;再如考虑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时,应联系材料答出继承我省优秀传统文化等。若考生思维的方向不灵活,则在答题中易出现简单罗列课本知识、分析不到位的问题,造成失分。  

    [参考答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安徽改革开放的实践,汲取营养,推动文化创新。继承我省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交流,推陈出新。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  

    二、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思考问题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推理准确,论证充分,论据确凿,有因有果,严格遵循逻辑规律。就政治学科而言,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逻辑性着重应注意两点:一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做到解题如剥笋,层层递进,繁中有序、杂而不乱;二是推理严谨,论证充分,既依托课本、观点明确,又联系实际、论据确凿。考生若存在思维的逻辑性障碍,则在解题过程中轻者出现零乱现象:颠三倒四、表述不清,有话说不好的问题;重者难免肤浅现象:答题如作文,既无基本观点原理作依据,又不会联系实际作论证。  

    [高考典题]2009年高考文综北京卷40题第1小题)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过程(如图1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运用哲学常识中关于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  

    [障碍剖析]首先,本题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运用哲学常识中关于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这一问题,其实包含着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三个方面:一是规律;二是认识规律;三是认识规律是一个过程。若考生思维的逻辑性不强,不会作层层递进的剖析,则在答题过程中可能只会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上,而论及不到第二、三个层次了。  

    其次,本题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推理严谨,论证充分。就第一个层次而言,既要回归课本,明确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又要联系实际进行论证,需要立足国情来探索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第二个层次的论证,从理论上看,是因为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结合现实看,则是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就对三个层次而言,从理论上看,牵涉到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现实看,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若思维的逻辑性不强,易出现简单的罗列课本知识,或单纯地照搬材料的现象,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造成失分。  

    [参考答案]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立足国情、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过程。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的过程。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是我们党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  

    三、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是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的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的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就政治学科而言,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既要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的一面,又要从不合理的问题中看到其合理的一面;二是运用相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光判断不分析也不是真正的批判性的表现;三是在答题过程中自觉评价解题过程,辨别正误,排除障碍,获得最佳答案。相应地,考生若在思维的批判性方面存在不足,在解题过程中易出现三个问题,一是不易从题目材料中发现问题、提炼观点,或者看问题流于片面;二是对问题和观点缺乏理性的分析,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三是不易及时发现并纠正答题过程中的方向性错误,往往要等到花了很多时间、写了很多文字以后再发现答错了,浪费宝贵的考试时间。  

    [高考典题]2009年高考政治广东卷38题)辨析: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  

    [障碍剖析]本题在解答过程中首先要研究材料,发现并提出问题,也即要确定辨点,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确定如下三个问题:一是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不对?二是政府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对不对?三是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对不对?  

    其次,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要运用相关知识,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分析论证。由国家性质、人民地位的和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等知识可知,观点一是正确的;从我国政体特点可知,观点二也是正确的;从我国政府的性质和产生可知,观点为三是不正确的。  

再次,及时反思,评价自己的思维过程。本题从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看似已比较全面,但实际上是不够的。因为这三个角度仅仅是从题目的表述上来分析的,我们在解题中应更进一步,把握此题所涉及到的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对此题的把握才比较到位和全面了。  

    [参考答案]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的监督,这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权力属于人民。(3)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依法行政,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4)综上所述,题中说法是不确切的。  

    四、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考问题时,能够全面看问题,既能对一个问题从多方面考虑、多角度观察、多主体寻找解决的思路,又能着眼于事物之间多方面的联系,并从中找出问题的本质,是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政治学科而言,学生解题中思维的广阔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主体、不同方面来考察问题;二是要善于处理设问、教材和材料三者之间的关系,把问题放在教材知识和情景材料的背景之下进行分析。学生在答题中经常出现的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跟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不够有关。  

    [高考典题]2009高考文综浙江卷41题第1小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尤其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几百万,就业压力大,而大多数人不愿去农村。江苏海南等地曾在20世纪末先后制定了村官行动计划。2008年以来,党和政府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以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材料二: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党和政府要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  

    [障碍剖析]首先,思维的广阔性要求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主体入手,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根据本题设问,我们可从党、政府、村官三个角度展开思考: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要求党重视村官工作;从政府的性质、职能、组织活动的原则等要求政府必须重视村官工作;从村官的角度,我们可分析出把这个工作提到战略高度有利于培养农村干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如果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不够,在解题过程中极易忽略要点,特别是对培养农村干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这个点。  

    其次,思维的广阔性还要求我们处理设问、教材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就本题而言,特别是联系材料一、二。材料一强调了党和政府重视村官工作的必要性:因为农村还比较落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材料二则说明了重视村官工作的重要性,为大学毕业生开辟了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答题中如果考生没有把问题与材料相联系,也是极易造成失分的。  

    [参考答案]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面对我国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和人才短缺,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执政党和人民政府有义务和责任,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行动计划。这一行动计划既可以为农村输送更多的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成长,也为农村干部的培养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五、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深入钻研问题,善于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本质,善于从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中揭示规律,从而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政治学科而言,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深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善于全面分析材料,照顾到与问题有关的所有条件,并正确抓住材料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二是善于深入思考问题,从繁杂的表面现象中抓住问题的实质,进而正确、简便地解决问题。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不够,也即在思维的深刻性方面存在障碍,则在解题过程中易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只在问题的外围兜圈子。  

    [高考典题]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38题第3小题)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  

    [障碍剖析]在本题的解答过程中,首先必须全面分析材料。其中,材料一反映了由于粮价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粮食危机,而且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政府采取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连年增产,储备充足。当然,考生如果对材料分析不全面,势必影响问题的思考,但仅有分析材料并不能解决问题。  

其次,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关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材料一中的粮食危机引发民众抗议和骚乱,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看,说明了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体现了经济和政治的关系;从实践的基本形式看,说明了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材料二中我国政府采取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国粮食连年增产,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关系来看,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所以我国政府更要重视粮食生产,也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经过这样的深入分析,此题的答案就比较全面了。  

    [参考答案]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科学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解决好吃穿住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直接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六、思维的目的性  

    思维的目的性是指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具有明确而清晰的目标,能从全局考虑作出明智的选择,有目的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就政治学科而言,学生解题时思维的目的性主要表现为在解决某个问题时,力求思维的方向瞄准该问题的目的,并以此为思维基点,作出正确选择,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若学生思维的目的性不明,则在解题过程中易思维混乱,不仅会无端地多绕弯路,浪费时间和精力,更会使答题的准确性大受影响。  

    [高考典题]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38题第1小题)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灾面积达1.57亿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拨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了显著成果。  

    材料三: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漫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单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严重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  

    [障碍剖析]此题对考生思维的目的性要求较高,考生在解题过程中,首先必须将自己的思维的方向瞄准经济手段这一方向,并以经济手段为思维的基点,寻找推动抗旱工作的方法与措施。否则,考生若离开这一其中去答题,难免会做无用功”——写出很多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内容。  

    那么,我们可进一步思考,何为经济手段?所谓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的措施。那么,从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的角度,我们就可想到,财政政策就是国家最常用的经济政策之一,因此,要运用经济政策来推动抗旱工作,实际上就需要联系财政的作用了,财政的作用之一就是支持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推动抗旱工作需要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财政的作用之二是能推动科教文卫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抗旱工作就需要依靠科技等。从调整经济利益的角度看,则需要运用价格杠杆,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这样,此题的答案也就出来了。  

    [参考答案]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改革灌溉方式;运用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人们节约用水。  

    七、思维的统摄性  

    思维的统摄性又称综合性,是指学生凭借思维来把握事物的全貌、统摄事物的各个部分、环节和要素的能力,是人的一种重要思维品质。就政治学科而言,学生解题中思维的统摄性主要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把握自己的思维的各个环节、各个过程,形成完整的思维流;一是横向把握事物的各个部分、要素的能力,特别是要在自己的思维当中善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其中,第一方面是第二方面的基础,如果不能纵向形成完整的思维流,则也不可能建立起横向的知识体系了。  

    [高考典题]2009年高考文综天津政治政治部分13题第2小题)2009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为落实这一要求,市政府着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并组织数千名干部下基层,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改善民生,推出了十八项增加群众收入的政策措施;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举办专门辅导讲座;为审慎行使权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一季度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联系材料,说明天津市是如何打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  

    [障碍剖析]有些同学在平时的复习中,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能够把握得很到位,但一到考试,总会在答题中丢三拉四,考后分析时又总以归因于没记牢。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没记牢,而是自己思维的统摄性存在障碍,想到这点,又忘了那点。就本题而言,它要求学生对《政治生活》整个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如下图所示,本单元主要为三个问题:一是为人民服务的原因;二是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三是为人民服务的结果(树立权威的政府)。考生若有较强的思维统摄性,则本题就不能从履行职能坚持原则依法行政接受监督四个角度来全面组织答案了。  

                                        

   

    [参考答案]①市政府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推动大项目好项目建设,切实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推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的措施,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举办专门辅导讲座,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增强了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八、思维的缜密性  

    思维缜密性是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它是指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周到而细密地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在政治学科言,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缜密性,主要是要避免或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有的学生在解题时,思路混乱,考虑不周,易导致会做的题做不对;有的学生装在答题时叙述不严谨,顾此失彼,丢三拉四,导致会做的题答不全。考试中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既不是考生的知识问题,也不是考生的能力问题,而主要是其思维的缜密性存在问题。  

    [高考典题]2009年高考文综重庆卷39题第7小题)材料三 :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  

    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国家发展民生水利的举措。  

    [障碍剖析]本题知识难度不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不是很高,但在考试中失分却很严重,主要原因在于此题材料中蕴含的信息量很大,考生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失分:从国家政府所采取的举措,放到经济常识中,就是国家的宏观调控;从落实《水污染防治法》,需要想到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从规范取水许可管理,需要想到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从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需要想到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发挥价值规律(或市场)的作用;从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需要想到财政的作用;从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需要想到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借助国际金融组织等等。可见,此题对考生思维的缜密性要求是何等之高。考生如果在思维的缜密性上存在一定的障碍,此题要得高分就会非常不易。  

    [参考答案]①通过法律实施、规划、健全取水许可等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深化水价改革,发挥价值规律作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发挥财政作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借助国际金融组织,拓展资金来源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