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四步程序法” 返回上一页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四步程序法”

发布时间:2013-04-16

江苏省海门中学     姜玮

历史高考复习的范围从中国史到世界史,从古代史、近代史到现代史,内容繁杂,而复习时间又有限,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到有序高效地复习,显得极为重要。笔者在多年的高三教学实践中,借用计算机操作用语中的“扫描”、“立项”、“输入”、“存盘”为名称的四个不同程序,指导学生逐步摸索了一种“四步程序法”,在高三复习中使用效果特别理想。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四步程序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作一简要介绍,以求教于同仁。

一、“扫描”

“扫描”程序是指对教材基础知识进行一次“普查”,也即查漏补缺,让学生找出现有知识的薄弱环节,产生对后阶段复习的“渴望”。“扫描”程序的设计方案是教师把复习的每节内容以讲义形式发给学生。讲义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二是以填空方式出现,这种形式尤其适用于章节复习,大的目录以黑体字显示,具体内容尽量标上序号,各项目越细越好。以古代史第四章第一节《短暂的隋朝》为例,可设计为:第一种方案是

  1. 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今地名)、年号;统一中国的时间、原因和意义。
  2. 隋朝的建设项目;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地点、中心,由哪几段组成。
  3. 隋炀帝暴政的表现;农民起义的原因、首先起义的的地点,最主要的农民起义军。
  4. 隋朝灭亡的原因和时间。

第二种方案是:一、基础知识

  1. 隋朝的建立:____年,____外戚____建立,年号____,定都____(今地名____)。
  2. 隋朝的统一:___   _年,__  __率军灭_   ___,统一南北。
  3. 统一的原因:①____  _;②____   _;③___   __;④__   ___。
  4. 统一的意义:结束了__    __,有利于__    __。
  5. 隋朝的建设:①____:_____主持兴建____和____。②_____。③开通运河:隋炀帝于____年至____年开通了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为中心,北通_____(今____),南达       (今____),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④___    __。
  6. 隋朝的灭亡:炀帝暴政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_____年,长白山农民首先起义。各地起义军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领导的_____。_____年,隋朝灭亡。

第二部分是与复习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要求有一定的容量、系统性强,题型、覆盖面等与高考要求贴近,可以选择部分典型的高考试题。

教师要求学生先根据第一部分的提示,识记基础知识。为了提高记忆效率,可分为三步进行,一是通读书本,二是脱离书本,回答讲义内容,在不会的知识点上做上符号,三是反复识记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一轮复习务必夯实基础,否则,在接下来的二三轮复习中会事倍功半。教师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程度的检测也有多种方式,如:默写在讲义上、抽学生上黑板默写、提问、小组竞赛等。然后让学生脱离书本内容,尽量独立完成练习题。

通过“扫描”程序,可把初步复习中所存在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等问题暴露出来。“扫描”程序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设计“扫描载体”即讲义能否全面、准确、恰当地体现复习内容的重点,能否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疑问,发现障碍,出现认知冲突,学生由此产生认识需要和对历史复习的积极追求。为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或填空,力戒仓促盲目,诚心要求学生独立解答,力戒放任自流。

二、“立项”

“立项”程序是指学生在“扫描”基础知识时,把所疑惑的问题,尤其是隐性的、非显性的或者是容易产生负迁移的重要知识点,在讲义或书本上注明,这就要求学生第一遍通读教材时不能一晃而过,而是要咬文嚼字,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解题时可把遇到的疑惑、偏差、联想等,及时摘记在卷面上。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指出,“当学生自己发觉在理解教材时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漏,留意到某些衔接不到的地方,感觉到要使知识彼此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还欠缺某些东西时,就会产生对知识的渴望”。“立项”操作就是学生把“扫描”中获得的大量信息点——各种问题归纳、整理出来,列出需侧重复习或要解决的条目。

在“立项”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巡查,对不能发现问题的个别学生采用引导方式,启发他们充分发掘教材隐性知识点。如在《短暂的隋朝》一节中关于隋朝统一的原因,学生可以设问:统一的根本原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分别是什么?关于广设仓库,可设问:为什么把洛口仓、含嘉仓设在洛阳附近?为什么隋朝的仓库规模之大,积储之多,前所未有?这说明了什么?又与唐朝前期的繁盛有没有关系?关于大运河,教材大字部分提及以洛阳为中心,而隋朝当时的都城长安不在大运河畔,学生可能产生疑惑:当时如何从水路把江南的粮食运到都城?或者,当时全国的考生如何从水路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运河?大运河开凿有何影响?关于最后一目,可想一想:隋炀帝暴政的最大影响是什么?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做练习时,对错题也可多问几个为什么,把不能理解的知识点也专门“立项”出来。

在此基础上,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立项”信息,归纳全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也作一个“立项”,以便课堂上集中讲解。对于少数学生的问题,教师可在下班辅导时或其他时间里个别解答。在“立项”时,教师一要注意悉心指导学生做好摘记,力戒随心所欲,二要切记自己的“立项”内容面面俱到,因为这毕竟不是新授课,而是复习课,时间有限,要突出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

“立项”程序可将复习中所存在的隐性知识、历史概念模糊不清、知识迁移能力较差、综合归纳能力欠缺和不能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等复习的缺陷暴露出来,侧重点的凸现有利于后阶段复习的合理调整和有的放矢,而复习缺陷的暴露则是下阶段复习的更高、更新的起点。

三“输入”

“输入”程序就是解决“立项”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从学生的角度命名的,即是“输入知识”,从教师的角度说,则是“输出”知识、“传道授业解惑”。如:之所以把洛口仓、含嘉仓设在洛阳附近,是因为洛阳地处大运河的中心,交通发达,便于粮食集散;“隋朝仓库规模之大,积储之多,前所未有”反映了在人民的辛勤劳动下,隋朝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提高,同时也是封建统治者剥削人们的见证。复习大运河时,教师引导学生读《隋朝疆域图》,注意大运河的中心洛阳和南北地点涿郡、余杭的地理位置及图注中的今天名称,观察运河四段由北到南的顺序: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了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都城长安位于黄河南侧,通过广通渠连接黄河。这样,如将江南余杭地区的粮食运到都城,最佳水路是:江南和—邗沟—通济渠—黄河—广通渠;如涿郡的考生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最佳水路是:永济渠—黄河—广通渠;教材小字部分还点明:邗沟是春秋时期吴王开凿的连接江淮的运河,属于古运河。教师再结合背景补充解释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动机有三点:一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二是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三是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对大运河的评价,可利用唐朝诗人胡曾和皮日休的两首诗,引导学生得出答案:一方面,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运河的开通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此,就充分挖掘了这一目的隐性知识,解决了重点。

对错题的评讲,教师一要注意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准确解释易混淆的知识点,兼顾复习其他相似内容,二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这样,通过“输入”操作,学生对这节知识点的掌握,就“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复习不仅比较全面、踏实,而且灵活、细致,为下阶段的复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存盘”

所谓“存盘”,就是当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了疑难问题,并由此有了许多新的认知后,一定要及时地把这种新的认识、感受等整理归纳出来,形成规律性的结论,制成卡片,积累成集。

如关于隋朝统一,学生可从原因(根本原因、客观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人民的愿望、陈的腐败与弱小、主观原因——隋朝实力强大、隋文帝个人作用)、概况、意义三方面整理知识点,“存盘”成卡片,到进行二轮小专题复习时,把三张有关秦朝、隋朝、元朝统一的卡片,放在一起比较复习,寻找共同点,掌握分析类似问题的思维角度,复习效率高、效果好。

古代史一轮章节复习中能“存盘”成卡片,为二轮小专题复习奠定基础的知识点有:朝代更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措施、影响)、社会经济(原因、状况、影响)、盛世(原因、表现、启示)、农民起义(原因、经过、意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表现)、民族关系(民族政策、民族融合的形式、少数民族发展史、影响)、对外关系(对外政策、中外交流概况、影响)、文化(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的成就、原因及影响)等;

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部分也可以按上述古代史复习方法进行,如中共的思想组织建设、土地政策、政权建设等可以利用图表等形式加以归纳、总结,进行“存盘”操作,例如中共的历次会议可制成下列表式卡片“存盘”:

 

名称

时间

地点

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土地政策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的土地改革时期、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成六张卡片,每张卡片按背景、具体内容、结果和作用等项目列表“存盘”。政权建设也可按时间顺序归纳,制成图式卡片“存盘”。其他知识点都可进行类似“存盘”操作,在这儿不再一一列举。

对于错题的“存盘”操作也应引起重视,因为如果学生不理解的话,下次考到类似的题目,学生往往会答错。这一程序设计方案分两步:第一步是让学生在每次练习讲评后,及时将错题写在卡片上,这样,遇到同一题型或同一知识点的题目时,就可将卡片抽出,进行类比分析,既可巩固知识点,又可掌握解题方法;第二步是教师对错题也进行“存盘”,过一段时间后,对学生进行错题检测。经过这样的多次反复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

“存盘”程序工作非常重要,它使整个复习过程达到理性化、灵活化,使学生的历史学习跃入更高的层次。

现代社会知识信息更替速度明显加快,历史学科的系统内容各元素之间以及子系统之间必然具有互联性和相互作用,在历史高考复习中采用“四步程序法”,就是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的一种尝试。“四步程序法”是一种动态的、以学生积极思维为基础,以开发学生主体自控潜质潜能、切实提高历史高考复习质量为归宿的一种尝试。笔者愿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并得到同仁的指正与帮助!

 

 

 

 发表:2005年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教学研究专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