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知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自2013年3月底,在我国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出现多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且有患者死亡,引起人们一定程度的恐慌。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重症患者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致人死亡。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流感病毒中,H和N分别代表覆盖在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其中H分为16个亚型(H1~H16),N分为9个N亚型(N1~N9)。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目前发现该病毒出现变异,变得易于感染人体,但尚未发现此疫情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患者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尚不明确传染源,有关人士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所以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可能会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人们十分期待防治该疫情的疫苗出现,预防疫情发生并救治被确诊的病例,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人士表示,从病原体到生产出疫苗的过程非常复杂,最短也需要6~8个月,所以目前我们应该加强日常预防措施。而且,现在正处春夏交换之际,气温变化大,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节假日外出旅行多,人员流动比较大,更应该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具体措施可参考下列做法:
(1)因为禽流感病毒对高温、紫外线敏感,病毒在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即可灭活,所以要注意饮食安全,在厨房中要生熟分开,任何肉、蛋食物均彻底煮熟后食用,不吃生的或半熟的鸡肉、鹅肉、鸭肉等各类肉食和蛋类;尽量在正规的销售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2)在校学生更应该注意饮食安全,在校内食堂进餐,不在校外吃饭,不吃炸制、烧烤类的鸡翅、鸡腿等禽类食品;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上下学途中或在校园内,尽量避免接触禽鸟及其粪便,不饲喂白鸽或野鸟等,一但接触,彻底清洗双手;教室开门开窗,保持空气流通等。
(3)勤洗手,家庭室内勤通风换气;季节交替时节,乍暖还寒,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等。另外,据中药治疗方案显示,可家中常备连花清瘟胶囊、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预防感冒。
(4)节假日外出期间,遇到不明野鸟不要近距离接触,看到病死野鸟不要接触,更不要捡回、剥食;避免直接接触、剥食病死家禽、病死猪等;接触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5)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请戴上口罩,立即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