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化学组 王红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学而不思则罔”嘛,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收获?因此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产生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挖掘教材的内涵,深入研究,吃透教材。
我们拿到一册教材,首先要通读教材,弄清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重点难点在哪儿,知识结构如何安排;针对单个知识点来说,要明确:这个知识点如何教?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它在这一章节中居于什么位置?重点难点是什么?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就可以高屋建瓴,成竹在胸,教起来,就能得心应手,提高效率。所以我们对教材的研读很重要。备课时,不能教学目标还没明确,教学过程却已跃然纸上;不能教材还没研读,网上资料却已搜了一堆,然后东拼西凑。这样的备课往往不能准确把握教材,出现提问不恰当或浅薄或深奥,甚至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不相符合的现象。对于这一点,我的认识也是循序渐进的。记得上学期讲完一节课后,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有时竟然说不清楚。一个老师如果不知道自己在这节课中该做些什么,所有的设计或其中的问题都会游离在学生的学习之外,是无效的。如果不了解教学目标及课程标准就设计教学会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没有精彩的。尤其是新课改后,老师和学生对于教材的认识是全新的,但无论大考还是小考,肯定是以课本上的知识点为辐射源,让学生展开思考,因此备课时,一定要先研读教材,再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为设计教学及课堂提问做好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二、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抓住每个提问点
认真备课除了要钻研教材,还要备学生,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提出的问题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学生才能跳一跳就摘到桃子。
(1)善于提探究性问题
集体问答,“好不好?”“好!”“对不对?”“对!”“是不是?”“是!”等一问一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效果甚差。好多学生条件反射,随声附和。更何况集体问答,打断他人思维,影响旁人思考,这是逻辑思维学中最忌讳之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精心设计提问。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
(2)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
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实验室要用480mL的NaOH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需称量NaOH的质量为多少(用托盘天平称量)?这一问题的提出,肯定有3/4的学生会得出错误答案,找到突破口引导学生要考虑两个知识点:一是容量瓶是用来准确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精密仪器,其规格是一定的,实验室没有480mL的容量瓶;二是托盘天平称量的精度。所以,作为化学教师,每堂课都应精心设疑,讲究引发疑问的艺术,为新知识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不仅要善于设疑,会设疑,并且要设置得当,设在知识关键处;同时注意设疑还应掌握坡度和力度,问在难易适当处;更应选准时机,设置在教学的关键处。为下一步感知探究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3)精心创设情境,把握提问火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说明了提问火候的重要性。提问火候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课堂时机,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实验室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20、HCl,如果要得到纯净的氯气应怎么办呢?一种方式是直接提问学生:怎样得到纯净的氯气?另一种方式是展示几组除杂装置,学生小组内讨论,把不同小组间选择结果进行比较。前一种问法存在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在那里空想,对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没有一定的认识。后一种方式则加深了学生对实验装置的感性认识,并且让学生站在一定高度去思考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学会等待。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提出问题或者学生回答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虽然只有几秒钟的等待,也许学生在答问中就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可能会做出更长的回答,他们回答问题的语句数量会随着回答问题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可能学生的回答会更具有分析性、创造性和评价性,等等。
三、精心引导学生,学会提出疑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善于“发问”。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思考价值。这种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在示范课或汇报课中体现,更重要的是在平时课堂上要不断地尝试着去做,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把这种思考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这就是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实验现象,然后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提出可能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将黄豆大小的Na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让学生根据观察实验现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并由此来推测可能的反应,如何验证产生的气体等等。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