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德育 》  “中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开题报告(摘要) 返回上一页

“中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开题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2012-09-20
“中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开题报告(摘要)江苏省海门中学  成锦平一、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媒体:来自于拉丁语medium,是对于记录,存储,传输,调节和呈现信息的所有材料,实物,设施和人的总称。媒体素养:媒体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体信息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媒体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媒体素养为核心,指导青少年正确理解,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具备正确认识、使用媒介和有效地利用媒介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完善知识、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国民教育。媒体素养教育,在英国称为Media ducation,美国加拿大则称为Media Literacy,在我国有多种译法,内地有媒体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媒介教育、媒介素质教育等,在香港被译为传媒教育,台湾则是媒体识读教育、媒体素养教育、传媒素养教育、媒体(公民)教育等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情况: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英国学者开始倡导媒体素养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反对传媒中的流行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至20世纪70~80年代后,欧洲的教育工作者认为要让“阅读理解”电影、电视、广告的能力,成为人们基本的“阅读”能力,成为个人素养的一部分。目前,很多国家都将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内,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体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并陆续发展出许多教学模式及课程教材以供参考,媒体素养教育逐渐成为一种终身教育。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已在积极推动媒体素养教育,菲律宾1988年成立媒介素质教育协会;2000年以来日本的大专院校里也相继开设了有关媒体素养的正式课程。国内研究情况:90年代以后,中国香港成立了传媒教育协会;2002年底台湾亦正式发布了《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希望推动全民及终身媒体素养教育,把相关内容融入九年一贯课程,也鼓励高中以上学校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扫除“媒体文盲”。大陆的媒体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尚处于认识和萌芽阶段。1997年著名学者卜卫于发表了我国第一篇关于媒体素养研究的文章《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揭开了我国媒体素养研究的序幕,提出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三种提高公民媒体素养的途径。搜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词为“媒体素养 媒介素质 媒介教育”,发现论文数目为:1998年2篇,1999年2篇,2000年7篇,2001年2篇,2002年4篇,2003年15篇, 2004年35篇,2005年50篇,可见媒体素养研究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始自2003年。不过,媒体素养和媒体素养教育已经日益引起新闻传播学者、教育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少数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开设相关课程受到学生欢迎,一些学者也逐步尝试进行媒体素养教育的知识传播。2004年秋,上海交通大学在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个开设传媒素养教育课。复旦大学开通了中国首家媒体素养专业网站“媒体素养研究”,以“创新、沟通、发展”为主旨的中国首届媒体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召开。2004年12月11日至13日由团中央、教育部等国家七部委联合主办、上海团市委等承办的“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主题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呼吁全社会对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课题的关注和研究,以便引导未成年人更好地对待和运用媒体。三、研究的价值研究价值:到目前为止,我们关于媒体素养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评述他国研究成果的水平上,结合我国实践的例子不多。尤其是对我国媒体素养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客观的研究而取得的成果数量并不可观。最重要的是,我们过去的传媒教育只限于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和新闻宣传系统的培训。现在看来已远远不够,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媒介已经成为除学校教育以外大众获取信息、获得新知的最重要的途径,当数字化的信息和娱乐渗入社会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问题突出起来,除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网瘾问题之外,青少年的网络素养甚至已经影响国家形象(《参考消息》2006年4月11日《中国可能遭遇“光荣孤立”》说:“西方记者在阅读中国网络时发现其好战用语、甚至层出不穷的具有严重种族主义倾向的言论,无数人对此表示异常地惊讶。尽管这也许是少数人的言行,但是形象破坏力非常之大”。) 因此,如何选择、利用传媒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都密切相关,如何教育学生理性地认识媒体并有效地利用媒体服务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应当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应该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教育内容,成为建构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教育内容。 四、研究目标、内容与重点研究目标: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媒体评判能力,正确理解,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增强学生抗拒不良信息、良好管理自己接触媒介行为并有效利用媒介学习生活的能力,提高青少年学生在信息时代的素质,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完善知识、参与社会活动。研究内容:1、如何教育中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媒体,学会以批判的意识接触、辨别媒体的信息,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减少媒体信息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2、如何教育中学生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为个人成长服务,懂得合理地运用媒体完善自我、服务自我,提高未成年人利用媒体的水平并使其从中获益。研究重点:1.      电视媒体对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影响2.        中学生网络媒体素养研究3.        中学生如何培养对媒体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能力4.        中学生如何合理地运用媒体完善自我、服务自我5.      媒体素养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6.      媒体素养教育与人生观价值观理想前途教育7.      媒体素养教育与公民教育8.      媒体素养教育与文明礼仪法制教育9.      媒体素养教育之师资培训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