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你会让孩子在国内受教育还是去国外?大部分人凭直觉就能回答这个问题,《福布斯》中文版近期发布的调查报告只是给出了更为明确的数据——在其所调查的中国大众富裕阶层中,大约3/4的人考虑将子女送到国外去留学。
这相当于“用脚投票”,隐含着精英们对国内教育的不信任。父母的选择如同一面镜子,照映到我们教育里所缺失的东西。
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先不论最顶端的高等教育,只谈幼小教育。后者更为关键,因为对于个人来说,它是成长的奠基,关乎到未来一生的精神滋养;对于国家来说,它是文明的底线,关乎到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我们的教育不缺“硬件”,或者说症结不在于缺“硬件”,至少对城市孩子来说是如此,他们大多数拥有明亮的教室和跟得上时代的教学设备;我们的教育不缺“成绩”,很多小学的校门口,经常喜报连连,大部分奥数金牌都是中国孩子拿了;我们的教育不缺“概念”,这些年,素质教育、国学启蒙教育、婴儿早教,各种尝试层出不穷。
但总归少了点什么。
要看缺了什么,先看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好的教育应该让人的生命得以充分的展开,不管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能力,都能最大限度地自信绽放,达到自己生命的巅峰。这是一个极需耐心的过程,要以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体特性并给予充分的自由为前提。它所要求的教育是带有温度、蕴含人情并能够唤醒创造性的,而不仅仅是升学的通道。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的教育远不合乎期望。其弊病在于重“教”而轻“育”,重视知识的传教,轻视心灵的滋养。我们的教育缺少的就是“滋养”,那种能润泽孩子心灵的滋养。
这是教育功利化的结果。其实,教育是最不能只看结果的,只重结果的教育必然会异化为强硬灌输或野蛮助拔,从而失去尊重、信任、包容等这些教育过程中本应传递的精神。
当下教育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这个症结有关。三河燕郊幼儿园的老师让“不听话”的孩子吃鼻屎、喝尿、用针扎他们,告诉他们“老师打你,是因为你做错了”。老师体罚孩子是为了达到让他们听话的目的,但过程残酷生硬,对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媒体曝光后,其监管部门三河市教育局副局长的回应说,这个幼儿园在燕郊口碑不错,能上是一种荣耀。体罚和变相体罚全国都一样。副局长没说错,近年频频曝出的体罚事件情节都大同小异,但这样的轻描淡写,根本没意识到老师所犯是教育之大忌,不能不说是教育工作者的集体迷失。
即便是在那些没有出现体罚的学校里,唯分数论也是常态。这里的教育只是升学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扼杀而不是滋养孩子的创造力。他们学会的只是如何对付一次又一次的考试,而缺失了精神的启蒙,人格的熏陶以及作为全方位人的发展。
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不完善的。不满足的父母会另择他途,或者送孩子留学,或者在国内寻找关照心灵的教育——近年来民间不乏这种小众教育的尝试,但在现行教育体制之下,此种选择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非决然者无法坚持。
其实,滋养心灵的教育,在国家的历史上并非从没有过。翻阅傅国涌的《过去的小学》,那些民国知识分子忆叙中的小学,个个是滋养教育的践行者。生活清苦的老师每天早上只花一个铜板喝碗豆浆,却舍得花一块八毛给爱读书的学生订杂志。学生家境贫寒,几欲辍学,是老师们暗中相助才得以支撑学业。大自然是一所宽阔的课堂,自然课老师带领学生野外捕捉昆虫,地理课老师组织学生挖掘化石。学校有班级之分,却不受班级束缚,低年级学生可以去高年级听课,反之亦然,一切以学生的兴趣和承受能力为前提……
如今家长们另辟蹊径寻找的,是过去教育中占据了主流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追问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什么。教育的核心精神在我们的文化传承里有过,只是在急速转型的过程中丢失了。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寻回它,这个命题,不仅仅与教育体制有关,还与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重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