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中必须要厘清的几对概念
——2013年江苏省小高考政治卷给我的教学启示
政治组 储开林
2013年江苏省的小高考试卷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着眼于学生发展需要,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如试卷考到了“十八大”,考到了“江南style”,考到了“光盘行动”等,彰显了政治学科的特色和魅力。在赏析和品味之余,我们更应冷静地思考试卷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所带来的种种启示。
今年的江苏省小高考政治卷总体较为平和,选择题、判断题所涉及的考点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总体难度不大,但从阅卷反馈的信息看,得分却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反映出学生平时备考复习中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基本概念含混不清的问题,仔细分析,必能给我们今后的备考复习带来一定的启示。因为厘清概念、理解基础是教学基础之基础,有了这个基础,能力就有了源头活水,而一旦丢了这个基础,能力就如同空中楼阁。为了让难点不再难,让试卷中的“陷阱”成为手中的“馅饼”,让过程自信让结果满意,下面笔者就以2013年小高考部分试题为例,厘清《经济生活》中学生理解易出错的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生活》,更好地复习备考。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试题回放
【2013江苏省小高考第9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使合法收入得到有力保护,过高收入得到合理调节,隐性收入得到有效规范,非法收入予以坚决取缔。下列属于调节过高收入的措施是
A.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B.加强个人所得税调节
C.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D.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此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相关知识的理解,透过对本题的题肢所设置的陷阱,显而易见的就是,本题要求我们的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准确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那么,我们在平时的备考复习中该如何掌握这样一个教学的重难点呢?
一、厘清基本概念,是非明辨
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即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三是企业(集体)自留部分。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了国家、企业(集体)和生产部门中劳动者个人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二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和实物转移的一种再次分配的过程,再次分配要由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
厘清基本概念之后,一些平时学生的易混点、难理解点就变得清晰了。如凡是政府参与的分配都是再分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政府既参与了初次分配也参与了再分配。我们只能说政府不是初次分配的主体,因为初次分配是由市场机制形成的。再分配的主体一定是政府。
二、联系知识网络,体验领悟
当然,要做到深刻领悟什么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还必须拓展掌握这个知识点所处的背景知识网络。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这样的概念是教材讲到“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这个背景问题时提及的。只有把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厘清,学生才能真正吃透这个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问题?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曾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人们之间收入差距不大,但趋于绝对的平均主义,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适合现阶段国情,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但也要看到,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分配不公的现象。比如,近些年国家基尼系数过大;城乡差距、行业差距过大。比如,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09年,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为40%,比1998年下降28.5个百分点,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却呈快速上升趋势。最新数据,2012年居民收入的增速仍跑输GDP的增速。再如,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改革以来,我国劳动报酬占比是呈逐年下降趋势。据统计,2010年印度人均GDP只有中国的一半,巴西人均GDP是中国的1.2倍左右,但是印度和巴西每个制造业工人每小时的劳动报酬分别是中国的2.5和1.5倍。这些都反映了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有学者认为,当前初次分配中“强资本、弱劳动”趋势不断强化,劳动在各种生产要素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总所周知,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解决不好分配不公问题,将会威胁社会的安定和谐,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所以我们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在这个背景之下,教材提出了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一系列措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概念也随之浮出水面。
三、强化知识运用,知己知彼
措施之一: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这一分配不公现象的存在,教材提出要保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之一。两个合理比重,更重要的是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惟有如此才能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在绝大部分百姓的收入来源都是劳动收入的情况下,解决分配不公问题,首先要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收入,扭转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的趋势,使劳动者工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相匹配,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让劳动者“劳有所得”、“干有所值”呢?在初次分配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分配的主体,要切实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但因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是按照各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贡献的大小进行的分配,效率仍是初次分配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初次分配之后必然还会存在社会不公的现象。
措施之二:为进一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教材提出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作为再分配主体的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政府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这便理顺了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除此之外,要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还应,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二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三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等等。
透过以上的分析,这样一道小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考察的知识点就显而易见了。题目最后的设问是属于调节过高收入的措施,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学生头脑中必须明白,“调节过高收入”属于“政府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举措之一。而A、D两个答案属于初次分配的重要举措,应排除。B、C答案虽属于“再分配”的举措,但再分配的举措里有两个调整方向,一是“调高”、二是“补低”。答案C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之一,是“补低”的变现,所以应排除。据此笔者认为该题答案为B。
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试题回放
【2013江苏省小高考第10题】2013年2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可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这一措施体现的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是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道德手段
此题考查考生对国家宏观调控三大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理解,对于B、D,考生很容易就判断出来了,道德手段并不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之一,学生通过简单的识记即可排除D,材料本身也并未出现经济立法与经济司法,未提及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法制经济,需要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因此B也不能给学生制造太多障碍,易排除。但对于A、C,却把不少考生难住了,出现这种疑惑,主要是由于对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区别缺乏全面的理解造成的。那么,同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该如何掌握呢?
一、背景呈现: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1.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也选择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教师也需要用哲学的思维引导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不等于完全由市场起作用,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市场调节经济有“利”也有“弊”,“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这也是我们选择市场经济的原因。同时不要忽视市场调节经济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这些局限性作为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会影响事物的性质,时刻制约着市场调节经济积极作用的发挥。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国家应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发挥看不见的手(市场)和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的作用,共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我国市场经济所带有的一系列社会主义性质,都集中要求国家一定要加强宏观调控,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效遏制“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差距扩大等”由市场调节经济所带来的弊端。
所以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要求。
二、细化比较:二者的不同点
1.二者内涵、常见关键词的比较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经济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规划、计划如:五年计划、远景规划、西部大开发及中部崛起战略等;经济政策主要有财政政策(财政、税收、国债等)、货币政策(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等)。此外,还有产业政策(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限制等)、扶贫政策、价格政策(粮食保护价、阶梯水价、分时段电价等)。常见的经济手段的关键词:经济规划、计划、经济利益的调整、汇率、价格政策、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补贴),税收,税率,国债等)、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政策等)。
行政手段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它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来实现的。常见的行政手段表述:如行政机构发出通知、公布举报电话、办理执照、核准价格、颁布“限购令”“限广令”“限价令”等、明确规定某一标准(最低工资、地沟油检测等标准)、国家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国家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政策等。
2.二者调控特点、侧重点比较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来调节经济,是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其模式是“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手段最终还是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起作用。经济手段对经济的调节并非强制性的、直接的命令或指示,带有明显的引导性、间接性的特点。如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国家可以实行差别电价政策,提高高耗能产品差别电价标准,通过新的价格政策的制定实施来影响相关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经济利益,来规范其经济活动,引导其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切实做到节能减排,也达到调节市场能源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再如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了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配置到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与行业,实现在“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基础上,也能够实现“春风要度玉门关”,国家实行粮食保护价政策。这一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的政策之一,也是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优化资源的配置。这些都能说明经济手段具有间接性、引导性的特点。其调控的侧重点主要用于解决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如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体现的就更为明显。
行政手段的运用一般不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而是行政机构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调控经济,具有强制性、直接性、迅速性的特点。如在落实节能减排、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节物价的目标上,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失效之时,可采取行政手段这个短期的非常规的调控手段,它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如政府下令关闭污染严重的小煤窑、小油田、临时价格干预、限购、限价、对假冒伪劣的处罚、对偷税行为的行政制裁等。这些事例也说明了行政手段的调控侧重点主要用于解决市场秩序问题。但行政手段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的运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再回过头来做上面的这道小高考题就不难了。在宏观调控的手段中如果是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进而影响资源的配置,这就是经济手段。如本题中通过对二套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的调整,来调节市场商品房的供求关系,进一步稳定房价,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手段的体现。如果本题材料改为政府有关部门颁布“限购令”,不允许任何家庭购买二套房,从而在短期内迅速达到调节供求关系的目的,稳定房价,规范市场秩序,进而影响资源的配置,这就是行政手段。据此笔者认为该题答案为A。
《经济生活》的教材中易导致师生教与学如“腾云驾雾”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还有很多,比如“使用价值与价值”、“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外汇与汇率”、“财政的三作用比较”、“扩张型财政政策与紧缩型财政政策”等,2013年江苏省小高考试卷再次提醒广大师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厘清基础知识,研究专研,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的精髓要义,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江苏省海门中学 政治组 储开林 联系电话:15851359559
电子邮箱:chukailin5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