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政治课堂的吸引力
江苏省海门中学 王伟
提到政治这门学科,很多同学都感觉索然无味,空洞虚伪,学与不学一个样,传统政治课堂中的糟粕给学生们留下了说教、教条式灌输、死记硬背的呆板印象,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政治的热情。如何如何增强政治课堂吸引力成为摆在我们政治教师面前的难题。
第一、充分挖掘政治生活教学资源,放大政治课堂的时政魅力。
思想政治是一门时代感、政策性很强的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如果让课堂教学脱离了时代,回避现实中的热点、焦点,就会使课堂失去光彩,失去旺盛的生命力。高中学生与社会生活长期脱节,因此每堂政治课前能够给学生播报半周来的重大时事新闻,导入本节课的内容,或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最新时事,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无疑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热点导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讲话中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上讲话涉及了本课的主要内容,配置资源、发展经济既需要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又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在讲授严格规范市场秩序这一考点时,引导学生聚焦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如“地沟油”、“染色馒头”、“细菌门”、“问题奶粉”“荧光肉”等食品安全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就意识到了国家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了课堂氛围,也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解读运用能力,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善于利用丰富的教学辅助手段。
传统的政治课堂,一味地追求理论灌输,空洞无味,教师讲条条、学生记条条、考试考条条,课堂毫无活力。教师与学生筋疲力尽,但效果却不佳,事倍功半。正如许多教育家所说“教师在上课时,只给学生知识是不够的,应该给学生智慧,智慧是在碰撞中产生的”。因此,我们需要及时给政治课注入“活水”,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辩论赛、演讲、观看时事新闻等,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来打破课堂上的平静,激起思维的涟漪。在政治教学中运用课件展示教学情境,将小品、笑话、影视引入课堂,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如在讲到《经济生活》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辩论金钱是否是万恶之源的辩论,介绍辩论赛相关流程,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论据,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知识,增长知识,碰撞智慧,提高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同时观众同学也能激烈的辩论中熏陶智慧,提高参与意识和学习的内驱力。
第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入活动课。
传统课堂往往站在理论的高度,一度脱离了现实生活,自然不接地气,不受欢迎。思想政治这门课程看似高高在上,注重对人思想和灵魂的塑造,但如果空有理论而没有使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应有的改变,就会失去思想政治课应有的时效性。因此,我们要敢于尝试把活动课引入课程,把开展探究性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让学生亲自参与,在活动中提高兴趣,在交流中发展能力。 如可以结合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发校本课程,开设学生感兴趣的社团。在高一讲授《经济生活》这本书书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财商,拓展学生的经济学知识。内容涉及创业设想、理财规划、案例分析、模拟面试等等,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名人讲座、创业故事拓展学生视野;邀请社会知名企业家讲述创业故事,用现身说法给予学生以激励;如果有机会还鼓励学生可以通过义卖等形式亲身参与到市场经济之中。研究性学习非常看重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体验感悟,也积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影响从学习领域扩展到了现实的生活领域,并以经验的形式持续对学生的未来生活发生着作用。
第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个人人格魅力。
课堂精不精彩,有没有吸引力,教师素养是关键。为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增强理论底蕴。不断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做到每课有创新、有亮点、有反思。同时,在做好教学工作基础之上,有目的多读书,加强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应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加强教育科研,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能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决教学实践问题。另外,不断提升师德修养,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教师的人文关怀,轻松学习。让教师的个人魅力弥漫堂课,为教学有效性保驾护航。
总而言之,要想使政治生活的教学更具吸引力,教师必须要丰富教学思想和艺术,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研究学情和教情,做个有心和用心教师,就一定能使我们的政治课堂趣味盎然,充满魅力。
作者:王伟 工作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
发表于《中学教学参考》,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