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指南报·高考语文》(2014.3)34期2版
江苏高考散文阅读解题指导特点及其突破
江苏省海门中学 胡立后
根据江苏省高考语文学科《考试纲要》指出文学类文本考查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自2010年连续三年考查小说阅读之后,2013年的文学类文本也在意料之中回归对散文阅读的考查,在考题的设置,整体上表现出求稳、求实的特色。鉴于前几年连续考查小说阅读的情况,再次考查散文阅读的可能性较大。本文就以江苏省2013年文本为例,分析散文阅读的答题思路和技巧。
题1:“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提出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何容何许人也》)
题2:针对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何容何许人也》)
读懂文章是建立在细读上,这两道题都是考查学生在细读中培养的“分析综合”能力,即“对文章思想内容概括和基本篇章结构把握”。
题1考查句子在篇章结构上的作用。回答此类题型,要从内容和形式上综合考虑。首先要充分考虑到语句所处的位置的作用。处于句首的句子,其作用一般是点题、作线索、点引下文、为下文某个内容作铺垫设伏笔、渲染氛围、定基调等。其次要根据语境来判断排除。根据语境,此句用近乎概括论断的语气,点出何容的性格特征,回答了题目的问题,起到点题的作用;而下文又紧紧围绕何容身上的“新与旧”来展开,显然此句又有引领全文的作用。因此,解答此类题目,对句子所处的位置的作用要有一般了解,同时还要根据语境来分析排除,做到具体分析。
题2则是典型的定向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题。命题的意图是要概括何容身上的“矛盾现象”,方向是从“交往、生活、心理”。细读文本后,可以发现交往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第2段,表现为“柔顺和硬”;生活的矛盾集中在第3段,在概括时要紧抓“双重苦味”有关的叙述,这正是矛盾的具体体现;心理的上矛盾,主要表现在第3、4段,要重点注意作者的点评和何容前后矛盾行为:“一贯的沉默”与“喝醉时的放声大哭”,来体会其心理。回答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细读,抓中心词语、事件、信息,再整合答案。
题3: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请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这句话,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6分) (《何容何许人也》)
这个问题其实考查两个方面,一是句意理解,二是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其指向“欣赏作品形象”。根据题目要求,必须回到语境,联系上下文语段,并着重理解文中两处划线句子,提炼概括时一要借助文中语句:第一处划线的句子要理解作者正话反说,自然能提取出“不妥协”,第二处划线的句子可直接提取其中的词语“不改变”,二是要把握字里行间深层含义“何容是何容”暗含“坚持自我”。而“他的微笑”则是讲其坦荡、磊落;对于“好、坏”,“何容是何容”,则还含有“置之不理”之意。在鉴赏点评作品形象时善用作者点评的词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完善,整合起来,才能全面周到,避免肤浅和偏颇。
题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6分)(《何容何许人也》)
此题出得非常巧妙,也是亮点,因为在必修教材中有老舍的一篇散文《想北平》,容易产生共鸣。作为探究题一定要多角度、多层面来理解。从句意来看:不难理解何容爱北平就在于北平有老舍一样的知己朋友;从文章内容和主旨来看:第4段又提到他“只交下几个好朋友”,说明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另外,在第四段中写到何容平时没什么,却在喝醉酒之后找朋友放声痛哭,表明他内心的痛苦与绝望。从作者的创作意图来看:第3段点明他交友慎重,何容既然把作者当朋友,说明作者也是这样的人,而且对何容表示认可、理解。找准答题的角度,分层次解答是答好探究题的关键,可以从文章主旨、论述对象、作者创作意图等层次来分析,必然会对探究题有很好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