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高效课堂的三个追问
何世勇
湖南师范大学原校长张楚廷教授在《课程与教学哲学》一书中,对什么是哲学,有一个通俗的解释,他说,哲学就是不断地问。我想,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就像一个哲学命题,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追问。
追问一:语文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堂语文课上下来,就这堂课是否是高效课,或者说某个教学环节是否高效,往往会有很多争议。为什么?原因很复杂,可以说是一果多因,但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的评价标准不同。
有老师认为实在的教学内容重要,但也有老师认为快乐的学习方式重要;有老师认为要充分的预设,但也有老师认为要注重生成;有老师认为要一课一得,但也有老师认为应一课多课;有老师认为要紧扣文本,但也有老师认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有老师认为,语文高效课堂应该脚踏实地,让学生在自己名下考出高分数,但也有老师认为应该仰望星空,着眼学生未来的高素质。等等,当然,也有老师会把这些若干标准叠加起来。
胡适先生说,历史像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我看来,语文课好像也是如此。于是上语文课很痛苦,总感觉举步维艰,但痛苦也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在争议中得以更深入地审视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课堂,改造自己的课堂,提升自己的课堂。因此,我想在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道路上,即便举步维艰,我们仍然要维艰举步。
追问二:语文高效课堂师生角色应该怎样定位?
当今有一种教学理念呼唤师生平等,我认为这有一定的道理。但这种平等应主要是师生人格上的一种平等,教师不应自我膨胀高高在上。但在学科知识结构学科素养方面,我们是否应该有那么一点自信,大多数学生暂时是无法与学科教师相比拟的。我想,我们如果没有这种自信,那么还能不能算一个称职的学科教师?
因此,在师生角色的定位上,我们是否更应该认同这样的观点——“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新课程提倡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的观点,这本身没有错。但问题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执行却走向了一个误区。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个学生说的是对的,那个学生讲的也有道理,最后是语文老师变得没道理,没主张。我想说的是,面对文本的多种解读,面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我们语文教师在经过自己的阅读研究与反复思考之后,是否应该大胆呈现自己鲜明的主张,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引?
追问三:语文高效课堂应该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如果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那我们在问题的设置上是否可以坚持以教师课前预设为主,学生课堂生成为辅的方式来进行。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是,语文高效课堂应该来自教师的充分预设而不是课堂的临时生成。
可能有老师会提出反对观点,认为以前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堂就是预设太多,才导致语文课堂成为一直被人诟病的灌输式课堂,课堂没有生机,教出来的学生也没有创造性。
诚然,语文课堂的问题应该从学生中来,但这不代表语文课堂中的问题都要从课堂中学生现场的提问中来。语文老师是否可以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对学生问题的充分收集然后形成自己的预设。
在我看来,即便是高效的课堂生成,说到底还是课前的充分预设。有些看似巧妙隐藏得天衣无缝的课堂生成,实际上却是教师课前的充分预设,是教师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预估并形成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没有预设的生成,救命的稻草是“教学机智”,但如果一堂课没有预设的生成太多,那么这样的课堂或许已经不是充满教学机智的课堂而只能算作处处是教学事故的课堂。
北大钱理群教授说,青年应该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在我看来,语文高效课堂就是一个大问题,值得我这个青年教师不断地去想,不断地去追问;语文高效课堂也是由一件件小事情组成的,值得我一点一滴地去做,一丝不苟地去实践。
(江苏省海门中学,何世勇,《现代语文》,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