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变”让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
江苏省海门中学 金晶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任何一门纯粹的知识性学科,激发起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更是语文老师所要达到的目标。人文性强调语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思维变化,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观念、品德、情操等方面,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节,不同的情感体验适时作出“善变”的选择。因此,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善变”是由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的。
一、语文阅读教学怎样艺术地“善变”
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艺术地“善变”,定能使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善变”具体可以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与“己”俱进,善变教学内容
很多语文老师在备课时唯教参是从,被教参牵着鼻子走,很多时候会推翻自己的许多不成熟的想法。结果在课堂上学生也遇到了或提出了有关的困惑。其实教参的真正作用应该是补充或借鉴,阅读教学的一开始教师绝对不能盲从教参,自己先要独立品读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除了知识性的内容外,很多感动、品味,甚至是一些突发奇想都是教参内容所取代不了的,并及时写下心得,哪怕一两句话。如《项链》中,可以支持一下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因为她虽爱慕虚荣,但这也是她积极进取的表现,难道像她丈夫那样安于贫苦现状、毫无人生梦想的表现就值得人们赞同吗?
因此,要深入解读文本,突破教学内容的确定性,一定要先于学生与文本对话。若能将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从一味地尊从教参“善变”为教师自身在玩味文本时体味到的问题探讨,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也能训练自身的文本解读基本功。
2、要与“生”俱进,善变评价机制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生活体验、思维感悟都是有差异的,他们对于同一篇课文,同一个语段,甚至是同一个词语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学生的思维火花,更不能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强加给学生。要知道语言的功能是强大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每一种感受都是有价值的,都能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所以,尽可能地接受学生的某些想法,善变评价机制,更有助于同学生一起深入探讨课文。
3、要与“时”俱进,善变教学环节
阅读教学不能“就文本论文本”。 而是要从文本出发,跳出文本,再回归文本。在“跳出文本”这个环节中,很多时候需要与时俱进。
如学习必修三的《品质》一文时,当师生共同为热爱工作、视质量如生命的鞋匠格拉斯卖不出靴子的遭遇而愤恨时,教师不妨来个“质疑”环节,提问学生,现在的社会生活中会出现此类情况吗?若用现在人的眼光来看格拉斯,他的经商失败还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学生讨论后不难会说出主人公的不知变通等性格因素,他完全可以在不改变靴子质量的同时改变经营方式。这样的问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探讨兴趣,也能更深入地拓展学生的思维。
又如学习必修五的《陈情表》时,师生探讨到作者李密以“忠孝不能两全时因祖母病重而选择孝”为理由拒绝朝廷的征召时,教师不妨来个“实战”环节:你会以怎样的理由拒绝一项任务,能否模仿作者笔吻写一封信。相信此类教学环节更能训练学生的阅读、写作的水平。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善变”的前提
“善变”的大前提是把握好一节课,或者一系列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而“善变”的小前提则是要保证语文阅读教学的“先学后教”的原则,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在实际操作中,小前提往往是很多教师把握不好的。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应该要主动地去尝试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分析,教师则应在学生的自学、讨论、质疑后进行引导、点拨,此即为“先学后教”的原则。“所谓‘先学后教’,是指在新课文的教学中,最好不要采用传统的先介绍作家作品的方式,也不要对文章有任何提示性的语言,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进入阅读境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领会课文的原汁原味,获得独有的感受”[1]。只有在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品味这独有的感受,并同时变化“教”的方法、环节等,才能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综上,只有在保证“先学后教”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巧妙得“善变”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评价机制和教学环节,定能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加高效。
注释:
[1] 周震和 汪莹:《我们如何探索来自基层学校的经验》,2004年7月第一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24页
作者信息:江苏省海门中学 语文组 金晶
联系方式:15951334910(手机)
通讯地址:江苏省海门市育才路1号海门中学
邮编:226100
电子信箱:jingjin021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