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指南报·高考语文》(2014.3)
第33期1版 文化广角
胡立后
热点素材回放:
2013年12月20日,有沈阳网友在微博中晒出了温暖一幕,一位老人在被电动车撞倒后,对撞人者说:“孩子,我没事,我有医保,你赶紧上班去吧。”
“算了,互相理解一下,没啥大事,不能干讹人的事儿”,老大爷对肇事的青年说。让网友有些意想不到的是,在稍微缓了一会儿后,被撞的老大爷让骑电动车的男子走了。
“我当时特意去问了老大爷,为什么要让他走,老大爷说,其实雪天不好刹车,算了,互相理解一下,感觉自己没啥大事,况且还有医保。”网友说。
网友表示,说完这番话后,被撞的老大爷便离开了,望着他一瘸一拐远去的身影,感动之情油然而生,想为沈阳大爷点个赞,沈阳人真棒。(《沈阳晚报》)
个性解读:
①宽容。古诗有云:“让他三尺有何妨,至今不见秦始皇”,就是告诫人懂得宽容、谦让。老人在雪天被撞,本来要肇事青年赔偿也是合乎情理,但老人主动放走青年人。老人这一行为不仅体现老人仁厚、宽容的品质,更破除了当下人们“被撞者都要讹人”的社会偏见,净化了社会风气,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真可谓是“宽容一步海阔天空”,赢得掌声一片。
②拒绝先入为主,理性思考。人们往往喜欢带着情感倾向去先入为主地看待问题,影响了对事物客观公正的判断。由于近几年经媒体披露的“摔倒老人讹人事件”屡出不穷,于是人们谈“摔”色变,一旦被撞的是老人,便条件反射地认为老人会做“讹人事件”。这样的社会舆论既不利于真正的受害老人维护自身的真正权利,也不利于惩罚交通事故中的肇事者。不仅不能杜绝社会上“老人讹人事件”,反而让受不到保障的老人不得不去做这样的事情。
③道德需要正确引导。老人能做到理解青年,不求青年人赔偿,坚决不做“讹人的事”,原因之一是老人首先有“互相理解”的指导思想,可见人与人之间要消除隔膜,重要的是要有理解的心态,能理解就能宽容,这就需要社会和舆论的正确引导。“况且我有医保”是老人心态平稳,不要青年赔偿的第二个理由。因此要减少或者杜绝社会上存在的“摔倒老人讹人事件”丑恶现象,关键还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相关制度进行引导,加大财政投入,让更多的老人得到实惠,也有助于挽救脆弱的社会公德。真正做到“仓廪是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适用立意:宽容、理性思考、道德
第34期1版 文化广角
胡立后
热点素材回放:
2014年1月7日上午,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慈善家邵逸夫,因抢救无效去世,享年107岁。其影视王国(邵氏电影和香港无线电视)历年来培育无数巨星。
在上世纪50年代香港电影百花齐放的时代,邵氏电影并不十分抢眼,但是凭借电影的高质量,电影类型的多样化,并且一直向好莱坞学习,懂得运用高投资和大明星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邵氏公司羽翼丰满之后,众多豪华制作的面世,让“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宣传语深入人心,邵氏电影即代表了影片的品质。
到上世纪70年代末,邵氏影业受到嘉禾影业的威胁,产量和收益都是每况愈下,邵逸夫以独有的敏锐眼光发现了电视业的光明前景,于是毫不犹豫地把邵氏公司的主力转移到电视业,在这期间陆续购入大量TVB的股份,顺利成为TVB第一大股东。他还大胆起用了不少幕后的制作与管理人才,其结果是促使TVB节目制作始终走在华人电视业的前列,不少剧集都在整个华语区产生不俗影响。另外于1971年在TVB开设了首期无线艺员训练班,培养出了像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等影视巨星。
除了邵氏电影王国和TVB给大家留下的记忆之外,邵逸夫对教育、医疗等事业的捐助也是巨大的贡献。网友纷纷在微博上点烛悼念,感叹从小到大上过的学校“几乎都有一座逸夫楼”。
个性解读:
①思路决定出路。成功的秘诀有很多,但其中颠覆不破的一条真理就是“思路决定出路”。无论是在香港50年代百花齐放电影时代的艰难创业,还是在70年代向电视业转型所经历壮士断腕般的阵痛,都可以看出,邵逸夫那高屋建瓴的思路、对时代环境变化的敏锐观察力,是其商业帝国成功的秘诀。
②正确对待财富。财富不是人生的全部,太过重视必然会被名利所累,而且个人的价值也不等于财富的多寡。邵逸夫作为一个商人,他能够做到“取之有道”、“散之有道”,积极投身于教育、医疗等慈善活动,将财富更多地作为回报社会的方式,因而能博得“儒雅、仁爱、宽厚”等身后名。
③多元化评价也要客观全面。在当下人们纷纷去缅怀邵逸夫,或许会因为某一部电影,或因以其命名的某一幢教学楼,或者因其某一次公益活动。不论是出于何种缘由,都应该基于对邵逸夫生平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来评价和铭记。既不需要刻意去拔高,也不必去故意贬低,在记住他被后人赋予的光环外,更应该记住他是一个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具体的人。
适用立意:创新、人才、财富、品质、思路、多元化
本期或本版特约编委汤振洪 学校江苏省海门中学,邮编226140。
36期1版 文化广角
胡立后
2013年的文化拯救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思想观念的日益更新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中国文化中最为精粹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地位受到威胁的境况,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热点体现了对传统文化拯救的努力:
一、汉字听写大会引发“语文热”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最初遇冷,首播时段被放置在科教频道。然而在节目播出到40分钟时,这个节目已经迅速冲上了微博话题榜的榜首,成为全国网友热议的话题。随后央视也迅速根据节目影响力将其调到一套与十套共同播出,又扩大了观众的收视层次。此后,“语文热”继续发酵,河南卫视《汉字英雄》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陆续开播,其受欢迎程度让人吃惊不小。
个性解读:(1)针对问题,定位精准。在汉字普及程度前所未有的今天,汉字书写和使用的规范性仍然不容乐观:社会上错字、别字现象仍然层出不穷;网络用语、火星文的出现干扰汉字传承的规范性和正确性;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亟需汉字书写教育等方面的原因,迎合了社会上需求正确书写的需求,正是汉字听写大会能够获得成功的秘诀。
(2)弘扬传统文化魅力。汉字听写大赛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唤起人们对汉字书写的热情,更在于它的立足点在注重挖掘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汉字听写的过程中,有专家加入对汉字造字结构、汉字内在含义、所寄寓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解释,让参赛者、观众进一步领略汉字的造型美、结构美、文化美,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散发出特有额度魅力,进而引发了“语文热”。同时这场场节目也无疑起到了对当下汉字危机的一种拯救。
适用立意:汉字、问题、定位、传统文化
二、易中天另类书写“中华史”
易中天教授宣称:“要以5到8年,撰写出版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尚未面世,这部《易中天中华史》就备受争议。有学者专家担心这样的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写好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甚至质疑易中天此举是“精神出了问题”,认为“与其如此疯狂地写那么多书,莫如五年写一本书。”易中天毫不生气,反而感谢质疑和批评,并以“犯贱”进行自嘲:“人都在找不自在,找不自在,就自在了。”而易中天率先上市的两卷《易中天中华史:祖先》、《易中天中华史:国家》,首印数高达30万册。面对对书的质量的质疑,他向读者强调整个计划是5到8年,而且3700年不是事无巨细都要写到,关系到命运和选择的那些历史拐点就写,没有关系的就不写。每卷其实字数只有6到7万字,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只有1000字的工作量,并保证:“第一不会是大吹其牛,第二不会粗制滥造,请大家放心。”
个性解读
(1)坚持自己的选择。从易中天教授公布的“易中天中华史”创作计划,和已经出版上市的《易中天中华史》热销的事实来看,这些都证明写中华史不是头脑发热所为,而是经过详细思虑和准备作出的决定是应该坚持。面对别人的质疑,更应该潜心创作,用高质量的作品回应别人的质疑。同时易中天的创作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另类”拯救。
(2)处理好大和小的关系。“写中华史”是一个既庞大又复杂的工程,易中天教授处在创作中巧妙地处理好“大和小的关系”。3700年的“中华史”是个大命题,就是耗尽几代人的心血也难以完成。但易中天教授化大为小,不写普遍意义上的“中华史”,而写“易中天中华史”,即作者所认识的历史,便化大为小且易于操作的小话题。同时在书中通过纵观整个中华文明史,只写那些中华文明发展有影响的“历史拐点”,以宏观的视野,来挖掘历史细节的意义,显示了其高明的历史观和高超的创作水平。
适用立意:坚持、选择、大与小、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