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时抱佛脚”谈谈“习惯性拖延”
江苏省海门中学 信息技术组 李海磊
典故“临时抱佛脚”的来源有多种,其一为:“云南之南一番国,俗尚释教。有犯罪当诛者,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愿削发为僧,使贳其罪”,后来逐渐演化为形容“平时无准备而事急时仓猝张罗”的行为,是为贬义。
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临时抱佛脚”的经历。比如,明知道这门考试很难、很重要,可是平时就是拖拉懒散,紧张不起来,直到临考前才挑灯夜战;假期就要结束了,作业还有一大堆,于是拼命地赶抄等等。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本人感受较深的就是在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的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同学,明明基础不好,可是他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逃避练习,去上网或玩游戏,不过一到临考前两个星期,他们突然间就像换了个人一样,变得非常积极,不但上课认真练,甚至课后还找老师争取额外的练习时间。这种现象每年都有,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原因呢?盖因享乐是人的天性,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
像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拖延习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首先,“临时抱佛脚”有没有正面意义?我认为多少还是有的,至少从出处看,它原本是中性的。试举一例,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或者听到类似这样的事情:同一宿舍,某同学平时学习认真,从不迟到早退,上课认真记笔记,而同宿舍的其他同学只是临考前才突击一段时间。于是到了期末的时候,该同学考前信心十足,正常作息,而宿舍里的其他人熬夜看书,加班加点。可是考下来却发现,其他人考的并不比他差,甚至还要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平常认真学习是没有效果的吗?毫无疑问,肯定不是,原因在于,“临时抱佛脚”的效率是那种慢悠悠的学习状态所不能比的,两者在效率上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根据应邀理论之父,压力研究的创始人,Hans Selye的研究,人在一定的压力下,“个体的防御系统被唤醒,刺激神经传导至下丘脑,引起交感神经——肾f上腺髓质兴奋,以应对压力情境,或准备主动战斗,或准备逃避”,这时候人们的学习状态那就不是松松垮垮,而是异常投入,故而效率也非常高!
所以作为一种高效的应激状态,它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但是我们却不能鼓励这种行为。为什么呢?绝大多数情况下,“临时抱佛脚”是人们“拖延、拖拉”所导致的。
习惯性拖延是一种心理疾病。约瑟夫·R·法拉利是美国德宝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专门研究人做事拖拉的倾向。他把这种做事拖拖拉拉,喜欢把事情推到明天做的人叫做“慢性拖拉症患者”,法拉利教授和世界上该领域的其他研究学者发现,做事拖拉的习惯其实远比人们想象中的复杂和普遍,而且拖拉问题不是吃药和接受引导就可以轻易解决的。这种病和智商、性别没有什么关系。
它的危害是很明显的。它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损害人们的利益和做事的效率,重挫人们的自信心,让人产生焦虑感,习惯性逃避,不敢面对现实,不能理性思考,妨碍人们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评价。从小的方面说,它会扰乱我们的生活,从大的方面来说它能毁掉我们的人生。
如何改掉做事拖拉的坏习惯呢?我个人试着总结了几点:
第一、 不要害怕去做。
很多人对做某个事情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做不好,对这个事情产生很大恐惧感,于是能拖一天是一天,能拖一会是一会,拖到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匆忙赶了出来,应付了事。这类人往往把困难想象的要比实际中要大的多。事实上,真正做下来,往往会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做难事必有所得”,当我们树立了这种的观念,就会对比较难的任务有个正确的心理准备,心态也就变得比较平和,有利于合理地安排任务,做出高质量的结果来。
第二、 对“激进型”拖拉要有正确的认识。
什么是“激进型”拖拉?他们自信能够在最后的关头完成任务,并从中得到很大的满足感。“临时抱佛脚”的人中应该有一部分属于这一类型。他们认为,在最后的关头,在那种高压之下,神经会紧绷,思维会更敏捷,创作会更有激情,会更有灵感。事实上,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试想,短时间之内,高压之下保证高质量谈何容易?“慢工出细活”,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实,他们潜意识里多少会有一点害怕失败的想法,花这么少的时间去准备,如果成功了,他们会心花怒放:你看,我花这么点时间,结果比你们还好,说明我就是比你们厉害!如果不成功呢?那也不能说明我笨,或者能力不足,而是时间不够。这种学生往往耐挫力有待提高,适时点出他们的心结,有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
第三、 适时评价反馈和任务奖罚。
虽然人们很明确的认识到,长久的利益要比眼前的利益要大,所以人们需要平日里克服惰性,付出努力。但是,人们对眼前利益的关注远远超过对长远利益的关注,其实缺乏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就是“拖延”。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评价反馈活动来间接帮助学生杜绝这种“拖延”。比如,及时测试,对有困难的同学要及时帮助,对表现比较好的学生要及时奖赏。及时奖励很重要,奖励及时,哪怕是比较小的奖励,也比价值大,但是迟到的奖励更讨人喜欢。
第四、 排除干扰,学会任务规划和工作分类。
香港城市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岳晓东建议:“把所有工作分成急切并重要、重要但不急切、急切但不重要、不急切也不重要四类,依次完成”。可以在自己的办公桌、书桌上放一块小白板或一张纸,把需要做的事情写在上面,达到最好的提醒效果。还可以化整为零,优化计划安排,让计划变得更合理,工作更有成效。还可以去掉各种干扰,比如关掉QQ,不带耳机,不看电视,不吃零食。
第五、 自我奖励。
比如,在按时完成某个任务或难题后,给予一点奖励,例如,零食啊或者10分钟上网时间等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克服拖延习惯的信心。
总之,虽然“临时抱佛脚”有它的积极的一面,但是我们不能把它当作是“雪中送炭”的法宝。如果我们有拖拉的习惯,就应该及时地、有意识地、积极地去改正。对于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拖延”这种行为的成因、危害及怎么克服教授给他们,并帮他们改正。努力做到日常学习生活有安排,有秩序,高效率,而把“临时抱佛脚”当成锦上添花的一种手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