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度教学感悟
化学组 宋珊珊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虽然我已经从事教师职业三年到四年,但是面对高三,面对他们我依然是“新”的。在这一年里我即是教也是学,从不同资深教师那里学知识,学方法,学态度,甚至是学习他们为什么能够很受学生的喜爱,学一切可以学的东西……只为能更好的展示给学生好的一面,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同时更不能忘记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的培养与发展,为了能更好地教给学生知识,能解决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新教师带高三,是领导对我的信任与前期工作的肯定,但是很多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应该都会有过怀疑、不信任,可以说这是一大难题,因为我需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可以;也可以说不是,因为只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一切,就能获得成就,这一年无论是对我还是他们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将这一年内自己的工作作出总结。
一.坚持多听,多看,多思,多问,多做
初进高三时的高兴、忐忑与压力一同出现,我想过很多方法,预设了很多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来缓解压力,但是最好的还是把它变为动力,既然开始了那就要做好不让相信你的人失望。想了那么多,最后决定了考纲、教材、做题、预备课、听课、成稿这一基本路线。熟悉考纲把握整体方向,熟读教材知识回归课本(让学生知道再难的题,考查知识点依然来自教材,往往是起点高落点低),多做高考题、模拟题等综合试卷将考点归纳和熟知考查形式的变化进而教学生揣测出题者的意图并学会举一反三,自己独立备课学会抓重点。
从进入学校考试上课的那一刻开始每年每学期都会听很多的课,但是这次似乎应该有所不同。听知识这是必然的,当我听完冯老师的一节课后发现完全掌握不了她的节奏,课堂容量大、有条理、细致是她的特点,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都应该要有属于自己的风格。所以听课后我会结合自己所做的准备工作将它们综合起来。在整合的过程中会结合考试要求和本班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自身特点,也要考虑教学进度和把握好课堂的节奏。多听,至少随堂听取了两位资深教师的课,吸取精华进行浓缩。我们经常在课堂上跟学生说要不懂就问,对于我这个词更加适用,第一年带高三有很多知识点是把握不全的,还有一些的答题细节与技巧等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细致到位,多问,多与其他教师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总会有意外的收获。此外,组内编制讲义时我常常做校对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首先学会排版等细节,更重要的是我时常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行与不行其他教师都会给出理由,从这里学到的知识是课堂上听不到,别人也不会主动告诉你的宝贵财富,它需要慢慢领悟、揣摩。
二.事无巨细,细化工作,做一个有心人
事无巨细,只要自己做一个有心人总会有收获。在自身能力的培养上,任何事情无论大小坚持多做、多问、多思的原则。有些事情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体力上的劳动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没有任何意义,而往往会有意外的惊喜,所以做事看人不能只看表面。
高三不仅仅对知识点的掌握有更高的要求,对答题规范也有更高的要求,同一个意思在不同的问法下有不同的描述,且不能通用,所以也要教会学生阅读,准确理解题意。为了改变学生最大的粗心毛病和答题规范的强调,在做作业和考试前都会要友情提示。在学生做作业时做到不备课,不做题,而是观察学生做题时的状态和答题情况,不好的习惯要及时纠正,学生答错题时不是当面指出(会打断他们的答题状态和解题思路)而是思考他们为什么会做错,然后在课后找学生交流做进一步的了解。力争做到讲解时有针对性,也不讲废话,不漏讲知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面批和当面讲解,以先基础后深入为原则。每次考试过后都进行二次批改,标示出答题不规范、粗心等造成的错误,适当写出知识要点,分析比较两到三次的成绩写一些鼓励的话语等。
这一年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是模棱两可的,不能武断,需要的是细致、确切。
三.用心观察,用耐心、信心、爱心与学生交流
我不太会去主动找学生交流,也觉得我要做的事也许班主任已经做过了。但是到了高三的他们变得成熟但也心事变多,变得紧张、焦躁不安等各种不淡定,因此交流是一门必修课,要学会观察学生,体会学生,从他们的内心去思考,然后有耐心、有爱的与他们交流。对学生常犯错误的地方要有耐心,也要观察他的行为,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应该如何解决等。走在学校的任何地方只要遇到学生都可以交流,只是要在对的地方,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有时只是生活上的嘘寒问暖,有时了解学习近况、学生对自己上课的评价与建议等。考试结束后分析成绩,主要与退步较大的和基础一直较薄弱的学生进行交流,当然也不能忘记对一些进步学生的鼓励。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不懂得应该如何与学生交流,也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更不知道哪些学生需要我去交流,仅仅是基础差的学生?每次考试分数低的学生?考试起伏大的学生?。
在结束高考后在参加学生的同学聚会后我才真正知道我们随时都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学生的交流就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每一件小事就是一件大事,小事做好了就不存在大事了。当时有一位学生当着很多人的面,很严肃的对我说:“老师,感谢你在考前一个月的时候狠狠地骂了我一顿。”“有吗?”我回想着答到。“哦,不是,不是骂,你从来不骂人的,是找我好好的交流了一次……”我并不是觉得“骂”这个字有什么问题,而是记不起来有这么一件事的存在,旁边另一位学生说是有这么件事,因为她也同时被我交流。当时我觉得很高兴,感觉自己终于有了另一种作用,不仅仅是教知识。于是我努力回想,想起那段时间刚经过模拟考试,她考的挺好的,但是课堂上她不听课,发呆、讲话,做的作业也错误百出,成了班里最差的作业,于是找机会找她交流了一次。
做一个有心的教师,用心观察学生个人和集体,用心关注身边的事情,用心阅读书籍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用心阅读生活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用心与心进行交流,随时、随地都可以。
这一年虽然带下来了,自己也收获很多难得的经验,成长了很多但也有很多值得思考。严师出高徒,这一点我做的还不够,不需要学生怕你,但是要有高威信,要达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使自己变得充实。学生的主体性体现的不够,应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还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爱因斯坦说: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是教师最高的本领。要想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首先是兴趣,我们需要尝试,探索,用什么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种兴趣应从基础年级开始培养。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经常有一种感觉正如卢梭所言:当这种学习兴趣已经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在学生没有兴趣的时候教给他什么都是事倍功半,而有了兴趣再传授方法则是事半功倍,所以是否可以将兴趣的培养放在首位以及如何实行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值得探索。
这一年中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讲解部分做过的题目,从简到难,从五分钟到十分钟甚至十五分钟让他们集体交流讨论,最初的讨论期望达到的效果是能基本放开。但是一方面由于时间比较紧凑,没有太多时间能完全释放给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且没有时间事先单独交流等原因,他们讲解的题目局限在选择题,且难题没有做太多突破,所以这方面效果不大。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从高一开始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而且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对他们的完全信任、支持与鼓励,不能又想让他们得到锻炼又担心其他的会失去,我们要教学生真正的方法,但这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懂得运用它。
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众人的智慧是强大的,多学习,多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