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 》  细致入微 多面放光 返回上一页

细致入微 多面放光

发布时间:2016-10-11

细致入微   多面放光

               ——让记叙文多一些出彩点

                              

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有形的窗口,也有无形的窗口;它会给你感悟,也会给你启迪,提起“窗口”,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想。

请以“窗口”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立意自定。

题意解读

窗口作为日常生活中一个简单的事物,它会让我们很直接的想到客观性的窗口——有形的窗口,即门户里用铝合金制作而成的窗口,同时,窗口也有一定的比喻义——无形的窗口,即比喻反映或展示精神上、物质上各种现象或状况的地方。在该题目中已经“规定”了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所以在行文时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对于“窗口”的描写应该是行文的主体要素,考生如果偏离或者背离文题要求,一味的由“窗口”而展开抒情或议论,将文章写成了散文或议论文,那只能让作者对高分望尘莫及了。

写作提示

苏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普通事物的描写,要尽可能的挖掘可以引起读者共鸣的出彩点,联想我们与之有关的真切体验和经历,将它完整的展现,这样一定可以将作者内在的情感一同发挥出来。所以在行文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出彩,让文章脱俗:

1.       学会观察事物,体味事物,调动思维,运用联想与想象,由表及里多挖掘事物本身的变化及所包含的意义。

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是可以具体感知的,只要细心的观察,还是可以获取灵感的。 “窗口”这个事物,其表面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连接着外在世界与内部世界,而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时,只是单纯的去描写它的外表、性质、状态等方面显然是不可取的,容易喧宾夺主,所以,应该学会用一些修辞手法去尽可能的挖掘它在某些方面相似的能够代表的比较深刻的相关含义。因此,在行文时,先实写“窗口”,在实写中链接与之有关的记忆,同时,运用想象的手法,将“窗口”虚化,写出它还可以延伸或者涉及的“沟通”、“友爱”、“交流”等含义。

2.       学会从具体事物的本身出发,运用历史的变化的眼光寻找典型的题材,打开写作思路。

首先,作者与写作的客体都是比较具体的,那么,二者拥有共同的特点,即都是有发展阶段性的,作者就可以借此运用双线结构来表现主题,即在写客体变化的同时也关注自我的变化,在进行交叉描写的时候选取典型的题材去表现历史时代给自我所留下的印记。这样写,既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可以充实文章的内容,升华文章主旨,引起读者的时代共鸣。

3.博采众长,推陈出新,让自己的叙述方式在多元化中体现出优势。

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时,是可以借助多种表达方式来凸显记叙文六要素的。比如在对于时间、地点等要素的表述上,可以运用一种抒情式的方法来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跟随着作者的思绪慢慢的回到那样的氛围当中,去设身处地的感受曾经发生在作者身上的一点一滴,对于一些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题,也可以运用适当的议论来对于当时的感受进行评价。同时,学习模仿一些经典的叙事模式,配合一些恰当的表达方式,也可以突出主题,让文章出新。

优秀作文

窗 口

    江苏省海门中学  高一(10)班  吴扬

    暖风拂面的三月,就连空气里也溢满了花香。阳光暖暖的,像是一只快要融化了的冰激凌洒在身上。春风如一只懒散的小猫伸出的小爪,挠得人痒痒的。小时候,我最爱的,就是在这阳春三月里,双手撑着下巴,伏在窗口,静静地望着那片田野,从绿油油的青菜,绚烂的花朵,到黄橙橙的小麦,再到白雪皑皑的山……(表达方式中运用抒情式的语言表现出美丽的画面,给读者一种舒适的感觉。同时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窗口)

小的时候最鲜明的记忆,便是外婆家后边的一大块田野,儿时的我,经常想着能够越过眼前高高的窗口,去田间追寻嬉笑打闹的伙伴们,那时候的我,常常仰着头,看着天空中的片片白云,对自己说:等到春风一吹,就和姐姐们举着大大的蝴蝶风筝,在田间跑呀,追呀;蝉声一鸣,就赤着脚丫跑去荷塘,摘下朵朵荷花;溜到瓜棚,偷偷摘下一只大西瓜;落叶一飘,就抱着大红薯坐在火炉边,等待着飘香四溢;雪花一落,一定要冲到田间,抓起大把大把的雪,打雪仗。(运用联想、想象、排比等手法表现出儿时面对窗口外面的美景产生的向往,材料中蕴含的情感真实且具有典型性。)

小时候我常常这样想着,想着,就连晚上睡觉时,也要透过窗口看一看那笼罩在夜幕之中的田野,在和躲藏在菜叶底下的小虫道过晚安后,才能安然睡下。雨季我就踮起脚尖,够上高高的窗台,趴在窗口,托起下巴,看雨滴沿着窗沿一滴一滴落下,敲出一曲美丽的乐章。窗口也渐渐的披上了一层串珠的纱衣,显得美丽动人。雨后的田野,蒙上了层轻纱,变得更美了,而我也更肆无忌惮的在田间跑呀,闹呀,跳呀,笑呀。(动作描写细致,体会贴切,自然。)

渐渐长大的我,远离了那片曾带给我无限美好幻想的田野,起初,每次回到外婆家,我总会急切的跑向那曾带给我无限快乐与幻想的窗口,立在那里,眺望曾经的“游乐场”,窗口不知什么时候不用踮起脚尖已能触到,后来,窗口中的碧野慢慢的被灰暗的建筑瓦房取代,窗口也被换上了一件沾满泥垢的外衣,窗口中的一切失去了往昔的盎然。不知是否能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来形容我站在窗口的心情,许是长大了的缘故吧,许是许久都没在梦中出现儿时的记忆了吧,莫名的怅然填满了心头。(运用历史的变化的方法写出了长大的我对于窗口的感受。)

睡梦中,我好似又听到了孩子们稚嫩的笑声,从阳台的窗口望去,呵,几只风筝在空中摇摆,孩子们扯着细线,个个仰着的小脸上,释放着欣喜地光芒。嘴角不知不觉轻轻上扬,我依然相信,万物美好,我在中央!

望向蓝天,云朵白的纯粹,挂在淡蓝的天幕上,随风慢慢飘向远方,孩子们的笑靥如同白云一样,纯粹着,天真着……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这窗口,我期望它永葆青春,能和我一起享受更多的快乐、阳光。

【总评】本文既写窗口景色变化,又写自己心情不同,作者能够运用联想与想象、排比等手法带有诗意的叙述了儿时的窗口给自己的感受以及长大后窗口的变化带给自己的感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中带有一定的哲理性,引人思考,故拟得61分。

中等作文

窗 口

          高一(10)班  佚名

人总是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可是人是比不过窗口的,人越高,窗口越高,看到的世界越狭隘。(文章开头缺少对于窗口具体的描绘,而且人与窗口的比较的标准不够确切,句子之间的连接欠紧密。)

童年时没有枷锁的。我依稀记得,坐在教室里,透过窗口可以看到油菜花的全景。偶尔溜出校门外。油菜花田真大,蜜蜂嗡嗡的叫着,似乎沾着花蜜,气息在空气中酝酿,挣脱了学校羁绊,我们玩起了捉迷藏。我睁开眼,恨不得眼睛瞪圆了像张飞,耳朵伸长像刘备。我仔细搜索者油花田的“信号”。“呵,在哪儿!”我欢呼着跑过去,扑的一跳,满嘴啃着油菜花,呵呵的笑着。哪怕是世界末日,也挡不住我童真的火热。直到上课诚心诚意的向老师道歉,青涩的油菜味伴我们上了一下午的课。偶尔也做点好事,捡到一毛钱还懂得归还失主,帮助校洁工打扫卫生,政治课上唱响着“爱祖国,爱人民......”的誓言,童年的那种单纯,纯真,稚嫩,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在窗口的打开下呵护着,成长着。(文段只是对窗口进行简单的刻画,更多的是自己的成长的内容,窗口成了一种故事的“工具”。)

渐渐地到了初中。窗口渐渐变高了,虽然我也长高了,只能踮起我们的脚尖,才能依稀的看到窗外的树和天空,直射进来的阳光冷冷清清。考进了市中后,成为了寄宿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我听见窗口那头像战争片画面的吵架声,我心里想:去吧!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劝劝架吧!可是我的精神与肉体是分开的。那窗口压住了我的内心,把我变得自私了,连一块钱也不是给失主——事不关己,别引火自焚了。(对于窗口有一定的感受,并运用了变化的方法进行了描写。)

也许初中是过渡期间吧,高中的窗口遥不可及。外界的社会与自然似乎与我绝了缘。只有白色的墙壁陪伴我们二十四个小时,还有一大袋书不停的排序着。阳光也不施舍给我,只有反射与温度。高中是压抑的,每天学习为了功成名就,或是捡着没人拾的钱包之类的白日梦。窗口的高度似乎与品德成反比。

或许你认为你走入社会就改变了,那里没有窗口,那就大错特错了,充满竞争与利益的社会早就把窗口关上了,锁在你的心里。

窗口压迫了人,倒不如说人的心放纵了窗口,人的心灵的童真正如哥伦比亚的航天飞机一样。时间之火摧毁了它。当功名与利益充溢了你的心灵,你与自然隔绝了,却与社会接轨了。

为自己的窗口降低高度,保留你那当你在成长努力学习时的纯真,开在心里,真在外表。

【总评】本文作者对于窗口的变化带给自己的感受进行了一定的描写,但是在文章中缺少描写的场面、重点,所以文章读起来总不能给人一种深刻的感受,故文章拟得49分。

(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