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 》  写一点民俗,让你的文章走得更远 返回上一页

写一点民俗,让你的文章走得更远

发布时间:2016-10-11

写一点民俗,让你的文章走得更远

                 江苏省海门中学   杨妙新

 民俗,顾名思义,是民众的习俗,是民间的风俗,也就是民众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等情况,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所以民俗也叫民俗文化。在作品中描写民俗,既是反映民众现实生活的需要,也可以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而显得风情万种,因而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一、写点民俗,经典的文学作品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样板,需要好好借鉴

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群体意识构成的风俗习惯,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从作家本身来说,生活在某一时段、某一地域,他们的情感和意识必然受到彼时、该地、民族的风土人情的熏陶,其作品必然带有某时、某地特殊的生活习俗的烙印。丰富多彩的民俗习惯既是作家创作需要撷取的生活素材,又是作者用来展示其独特的传统的生活风尚的作品深广的文化背景。所以优秀的作品,无不借助描写民俗来完成对特定时代、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特定阶层的生活风貌的展示。

首先,我们看看中学教材中鲁迅的作品。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鲁迅的小说特别多,而且几乎每篇作品都写了鲁迅家乡绍兴的特有民俗,那些民俗描写,给作品带来了巨大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鲁迅先生十分赞成列宁将民俗、习惯归入文化革新的观点,并将这方面的改革视为社会改革和文化的重要工作,认为“倘不将这些改革,则这革命即等于无成,如沙上建塔,顷刻倒坏。”(《二心集》)正是这样的见解,决定了鲁迅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度,决定了其小说民俗描写的深刻性。以名篇《祝福》为例,正是因为作品有了丰富多彩的风俗描写,才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显示出作品反封建主题的深刻性和丰富性。《祝福》中的民俗描写有很多,比如,祥林嫂的身份是童养媳。这个“童养媳”,是旧中国颇有特色的一种传统婚俗——有儿子的家庭,抱养人家的童女为养女,等到儿子与养女达到结婚年龄,使他们完婚成亲,俗称圆房。比如,祥林嫂被逼再次出嫁时的大哭大闹。自宋代理学起,提倡妇女守节,寡妇再嫁就被视为失节,寡妇必须用哭来表示向前夫谢罪,以减轻舆论的的责难。寡妇哭嫁旧成为民俗——小说中卫婆子有句话就是佐证:“我见得多了,回头人(寡妇)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都有。”可见浙江一带有此风俗。而《祝福》中最主要的民俗描写,则是对鲁镇祝福旧俗的描写。作品不厌其烦,写了三次祝福的情景,并以三次祝福来结构小说全篇。先来看看文章的开篇:祝福是“江南的旧俗”,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由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可见富人们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这些廉价奴隶的血汗之上的。这样的环境描写就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祝福民俗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显示出民俗改革的重要性。这样的民俗描写无疑增强了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地方性、主题的深刻性。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古典名著《红楼梦》。

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红楼梦》中的民俗描写之多,蕴含的民俗文化之丰富,可谓独步古今。翻开《红楼梦》,民俗风情扑面而来:在“女娲补天”的神话、“木石前盟”的传说、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操办秦可卿的丧葬事、刘姥姥一进二进三进荣国府、贾元春的省亲等等章节中,我们都可以找到那个时代、那个阶层的民俗事象。如那块补天不成的遗石是远古传下来的“石头”崇拜的风俗;“绛珠还泪”的故事,则取材于舜的妃子娥皇、女英哭舜而泪化斑竹的传说;刚满周岁的贾宝玉“抓周”的故事也是民俗的艺术再现,早在南北朝时期,民间就有了这种民俗活动。男女主人公身上戴的“寄名锁”(“长命锁”)、“护身符”(“记名符”)、“金锁”、“金麒麟”,都属于民俗事象的艺术描写。《红楼梦》有不少婚嫁丧葬的情节,如秦可卿、晴雯、尤氏姊妹、贾敬、林黛玉、贾母等人的丧葬之礼,均以其人身份、地位、年龄的不同而各异。特别是秦可卿死后,有敲云板报丧、停灵、守孝、吊唁、择寿木、捐龙禁尉、诵经、出殡、沿路吊奠等细致的民俗描写,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描写丧礼的“样板”;如“宝钗出闺成大礼”、“探春远嫁”等婚俗描写中,既有“冲喜”等民间尚可找到的“民俗”,又有“议婚”、“下聘礼”、“迎亲”、“坐床撒帐”等“金陵旧俗”,这一切都是中国婚俗在小说中的艺术再现。此外,像“放风筝”、“拣佛豆”、“结寿缘”等游艺活动,大量的诗谜、酒令和各种节日的游戏,也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事象,至于“斗叶”、“猜谜”、“说笑话”、“投骰子”、“解九连环”、“击鼓传花”、“赏雪寻梅”,还有元宵灯节、除夕祭宗祠、端午贴符、中秋赏菊吃蟹等等细微之处,无不是突出了民俗文化的巨大魅力。《红楼梦》成为一部独步古今的名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与其民俗描写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描摹之细,是密不可分的。

总之,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是鸿篇巨制《红楼梦》,还是短篇小说《祝福》,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不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无不是把描写的视角聚焦在对民俗的重点描写之上的,有的把民俗事象作为整个故事的一种背景,或者作为一种烘托,有的则作为情节线索揉进作品的整个艺术构思之中。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的老师们有意识地去引导中学生自觉地加以学习借鉴。

二、写点民俗,优秀的高考作文为我们进行了成功的尝试,需要好好实践

高考作文,篇幅短小,才800字;文体选择也必较有限,一般是记叙文或者议论文。在这么短小的篇幅中,写一篇记叙文,难度不可谓不大。正因为如此,所以,尽管高考阅卷专家多次呼吁考生“原汁原味”写中学生自己日常生活的“记叙文”,道出自己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但是还是很少有人(一般在10%左右),愿意写记叙文。而且,客观上大部分中学生写记叙文也确实写不好。多年前,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专家张伟明就尖锐指出:中学生就只会“编故事”,编历史故事,或者脱离实际、胡思乱想编一些虚假的故事。更有甚者,有的连故事也不会编,严重地存在着低幼化、散文化的现象——文章要么缺乏鲜明的文体特征,记叙,缺乏具体动人的情节,缺乏生活内容和真情实感;要么取材空泛低俗,文章人与事不能紧密结合,无目的地写人,不加选择地写事,取材不能紧扣自身的思想、生活实际;要么脱离不了机械模仿,模仿一些写作新形式、新套路;要么思想认识的低幼和庸俗。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我们教育学生回归生活、关注我们周围的民生和民俗,并且巧妙地写进作品,或许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或许写出来的作品一定程度上拥有了时代气息,拥有了地方特色,拥有了作者的个性的生活体验呢。

以江苏省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为例,就可以看到巧妙地写入民俗确实可以成为高考记叙文写作一个成功的法宝。无论是2009年的“品味时尚”、2010年的“绿色生活”、2011年的“拒绝平庸”,还是2012年的“忧与爱”,都有一批作文以选取民俗描写来充实作品内容,展示时代和生活气息,从而获得高分乃至满分。比如2011年的《拒绝平庸》,有一篇满分作文,全文写了三个片段:(一)五只棕子;(二)一只鸽子;(三)一棵树。这三个片段中,以“吃五个棕子”就意味着“五门高中” (原来因为“棕”与“中”谐音)的民俗,表达了“可怜的屈原啊,您大概不会想到原来为了纪念您的棕子却成了我们的吉祥物吧?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的强烈感慨。以“吃鸽子”和“崇拜神树”两个民俗描写,表达高考中家长的迷信和自己的理性思考——“因为平庸,我们拒绝平庸,但如此拒绝,我们是否真的不平庸了?”

再请看看2012年江苏省公布的这篇高考优秀作文《忧与爱》吧,我们可以从中更加清晰地看到高考作文中巧妙地揉进考生熟知的本地的民俗描写,对于高考的出奇制胜来说是多么至关重要啊。

                  《忧与爱》

“巧画士农工商,妙绘财神菩萨,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这说的,便是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了。

 侯爹是位老桃花坞艺人,十二岁便在鸿云阁里拜师学艺。因他在家中排行老六,老一辈人都叫他侯桃六。我们这样的小辈是断然不敢如此不敬的,都尊称他为侯爹。

每至新春,侯爹便开始走村串镇,叫卖年画。年幼的我也曾随着侯爹四处跑。每至一地,油纸一铺,年画一摊,侯爹就用苏州方言俚语唱开了。侯爹的唱词有些是新编的,当然更多的是祖传,比如那首《老鼠娶亲》。“年三十夜里闹嘈嘈,老鼠做亲真热闹。格只老鼠真灵巧,编掮旗打伞摇了摇。格只老鼠真苦恼,马桶夜壶挑仔一大套。”声音绵远悠长,能把人的魂儿勾走。

侯爹的主顾大多是些怀旧的老人儿,当然也有被侯爹唱腔勾来的姑娘小伙儿。每当顾客是个年轻人,侯爹就絮絮叨叨:“大门贴秦叔宝,卧室里贴《麒麟送子》,书房里挂《五子夺魁》,可不能贴错!”侯爹说上一遍还不够,总是重复上两三遍,弄得小伙们极不耐烦,胡乱点头应是,逃之夭夭。我看见侯爹眉宇间的那丝落寞,侯爹在担忧着什么。

又是一年新春时,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缺了点什么?对,侯爹的唱腔。

侯爹出门时在泥地上滑了一跤,成了跛子,便再也不能出门卖年画,只能托门口杂货店代售,生意也差了许多。

周日晚,我推出姥爷离世前用的轮椅,去侯爹家,想带老人家出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抱侯爹坐上轮椅,我感觉像是抱起了一片在风中飘零的落叶。

一老一少默默行于江南水乡,侯爹突然开口:“兴儿,以后把这轮椅借给舅爷用,好吗?”

我点头应是,心中有些疑惑。

轮椅停在一片小湖前,侯爹细眯着双眼,似要看清远方,但额头上那似晒干的葡萄干似的皱纹却并未舒展多少。侯爹突然来了一嗓子:“桃花坞木刻年画!”

听着,竟有几分英雄迟暮的凄凉。

“舅爷,您还要轮椅干什么?”我问。

 “我要卖年画,我怕十年后你们不知道什么是桃花坞,我很担忧。”

为什么要担忧?因为侯爹爱她爱得深切!

仔细阅读这篇作文,民俗描写丰富、真切,而又恰到好处。看侯爹的走街串巷卖桃花坞的木刻年画,听侯爹的吴侬清唱,想侯爹的晚岁凄凉……文章的整体构思中,就很有民俗风情,如同一幅态浓意远的风俗画在渐次展开。而桃花坞,游云阁,老鼠娶亲,“大门贴秦叔宝,卧室里贴《麒麟送子》,书房里挂《五子夺魁》,可不能贴错”等等所带有的浓厚民俗特色的内容不必去看不必去想,光是这名儿,就已氤氲出中国民俗文化的特有馨香。作品中的这些民俗描写,不仅增加了作品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提供了人物活动的舞台,展现了人物性格和命运发展的轨迹;同时,所描绘的民俗风情那么地富有美感,能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愉悦,表达了考生独特的审美情趣,获得了阅卷老师的高度认同,被判为满分。 这些考生们的大胆实践,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激励,剩下的就是我们老师必须去引导他们自觉地加以实践和尝试。

三、写点民俗,学生的作文现状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课题,需要好好探究

打开学生的作文本,内容大多是“我家的小猫、小狗”、“第一次做饭、洗衣”、“我的朋友小王、小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缺乏具体深刻的东西,更谈不上有文化、有特色。 为什么会这样?众所周知,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文章写得好不好,与作者的生活积累密切相关。因此,大凡优秀的作家,无不是积极关注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积极置身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的。现在的中学生,一天到晚、一年到头都在忙于读书,接触现实生活的时间和机会很少;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中学生的创作现状总是那么的不尽如人意的了:作品缺乏生活气息,文化气息和生活之思。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增强学生的生活积累,要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积累,要利用节假日了解我们本地区、本民族民众的生活习俗,并有意识地有选择地把它写入我们的作品。

那么如何开展民俗描写呢?

(一) 描写民俗,以营造历史氛围、时代氛围。

某一种民俗的形成与流行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民族的、地缘的、宗教的等诸多因素;文学要反映那个时代,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和时代氛围,必须通过民俗描写,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神游其中。沈从文《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四川、湖南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作品中丰富的生动的民俗描写,十分成功地营造了故事发生的特定的历史氛围和时代氛围,从而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又如,上文列举的鲁迅《祝福》,也是通过民俗描写,营造了特定的时代氛围和历史氛围。所以,我们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本地区所特有的民俗描写,营造作品不同于其他考生的特定氛围,以吸引读者。

(二)描写民俗,以营造艺术氛围、陌生效应。

读者阅读作品,目的是满足诸如好奇、幻想、警觉、惊异、解忧、遣怀等心理要求,达到审美享受的目的,尽管高考作文阅卷是以评判成绩为主要目的,但是,恰当的民俗描写,可以写出地方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可以营造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或形成一种“陌生效应”,从而满足了阅卷人的好奇心理,引发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对作文的高度认同。因为,人们都有好奇心理,尤其是对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事物更有一种迫切需要熟悉、了解的心理,这就是所谓“陌生效应”。

(三)描写民俗,以营造文化氛围、显示积淀。

 描写民俗,可以有效地营造作品的文化氛围,显示出一个学生的文化积淀。因为,人类文化(物质的和精神的)知识,大多总汇到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之中,所以适当描写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描写此时此刻仍在民间传承的活生生的民俗事象,可以使得作品富有文化气息。例如上文提到的《忧与爱》,通过写江南特有的生活习俗,使作品获得了浓郁的时代气息、文化气息和地方色彩。所以,我们要关心我们身边的物质民俗(如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工艺等)、社会民俗(如家庭、村落、社会结构、婚丧礼仪等)、精神民俗(如宗教信仰、各种禁忌、道德礼仪等),有意识地写入我们的作品。

(四)描写民俗,以创设自然环境、展示舞台。

风俗通常指一个时期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每个人从他出生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他的经验与行为,所以描写民俗,除了用以展示作品的时代氛围、历史氛围、艺术氛围、文化氛围之外,还应该用以为具体人物的具体活动创设一个独特的环境,为这个人物的活动搭建一个必要的足以展示人物性格的舞台,因为“他的经验与行为”就是由“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塑造”而成的。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生活在山里和生活在鲁镇,其命运轨迹是不一样的,鲁镇人们、特别是代表正统封建的的鲁四老爷之流的生活习俗、行为习惯、思想方法,使得祥林嫂最后精神崩溃,成就了人物性格发展之必然和人物命运的不可抗拒违逆之必然。

(五)描写民俗,以编织故事情节、塑造人物。

尽管民俗描写,更多的一般是作为故事叙述中的一个文化背景来运用的,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民俗描写,借助特定的节日民俗活动揭示主题;同样还可以用它来编织故事情节,如上文分析的鲁迅的《祝福》中的“祝福”的民俗,既构成故事整体,又用来塑造人物。又如,上面的这篇《忧与爱》的“侯爹”这个形象,也是借助民俗描写塑造出来的。所以,我们的学生可以像《祝福》那样,像这位考生那样,借助民俗,结构全篇,同时以民俗来反映人物在节日禁忌中命运轨迹,勾勒节日民俗中的人物悲惨命运,从而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