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 》  在阅读中审视“阅读” 返回上一页

在阅读中审视“阅读”

发布时间:2016-10-11

在阅读中审视“阅读”

 

江苏省海门中学     邢延

 

【摘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阅读者,而且是有思考的阅读者。本文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谈了对阅读的几点认识:阅读是感性的,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方向;阅读也是讲方法的,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阅读的目的不仅为解题,更是为成才与成人。教师的阅读感受越真切,对学生的指导才会更扎实更有效。

【关键词】 阅读 感性 方法 成才成人

现在是一个重视阅读的时代,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正越来越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犹如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这些必需的元素,阅读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必需资源。阅读帮助我们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独特性格和精神版图。

在不断强调学生阅读的今天,教师是否也应该投身阅读、深入阅读?当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所谓技巧、模式的同时,教师又有多少的阅读积淀?在教师的阅读中又有哪些属于自己的阅读的感受?

 

阅读是感性的,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

所谓“阅读是感性的”,就是指你所选择的书,一般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如果不对自己的胃口,即使是再好的书,读者也会觉得味同嚼蜡,难以“下咽”。比如钱穆先生的《国学概论》一书,书是好书,但是拿到手里一看,竖排版,再加之内容艰深,因而阅读的兴趣不足,只好暂时“束之高阁”。而三联书店的新知文库系列的《颜色的故事》一书,作者维多利亚·芬利虽然不很有名,文章也长,内容似乎也是一般人不熟悉或者不很感兴趣的,但随便翻翻之中,颇有趣味之处,其中有很多大开眼界的讲述,厚厚的一本书也能一下子看完,受益匪浅。

对于学生而言,诚然,我们有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的推荐,那些也是古今中外大量的名著,但是这种书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感兴趣的,如果一味以这些书作为学生的必读书目,以命令或作业的形式硬性地规定布置,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有多少,效果又有多少?

对于一个起始年级的学生而言,在阅读之初,教师首先要给他们打开一扇阅读的大窗户,尽可能多的给他们介绍一些丰富多彩的、涉及门类众多的书籍,让他们在广泛的书目中选择阅读,你可以对经济感兴趣,你可以喜欢看传记,你喜欢古典文学,我可以给你推荐诗词,更向你介绍传记、诗论和小品文等等,你也可以关心体育,由报纸杂志到更开阔的体坛风云录……

苏教版教材的编排,也充分体现了对文本的尊重,对主题的重视。“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等专题,都是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根据主题归并在一起,这就意味着阅读的指向更多地侧重于文本对于读者的思想上的指导、情感上的抒发乃至情操上的陶冶等等,而这些无不是感性的。在我看来,它不光是教材,是语文读本,它更能给读者思想上的启迪与精神上的感召,甚至可以对学生的世界观产生巨大的影响,书犹如春雨,它是“润物细无声”的。

教师一定要相信“开卷有益”,在教师的引领之下,让学生被美文、妙文吸引,任何的阅读都会给他们带来收获,给他们的心灵抹上丰富的色彩。

 

阅读讲究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有“好读书,不求甚解”一句,古人也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凡此种种都让人感觉到阅读是一个不很追求效率的活动,的确,阅读不同于解题,从“读什么”开始,它的目的性就不是很明确,而“读到些什么”也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用一种简单的标准化的模式来对学生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效果做出一个“标准式”的评价,但是,在“读什么”和“读到些什么”之中,有一个“怎么读”的问题,它其实是值得我们探究思考的。阅读应该是有方法的,而方法是“悟”出来的。我们广泛的阅读不是目的,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应该逐渐思考获得些方法,这样才使后面的阅读更有效。因此,我们应该在学生精读的过程中不断地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

以散文阅读为例。在当代作家中有很多的写作散文的高手,他们的作品往往在教材和各地的高考或高考模拟试题中出现。高中的学生不妨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挑选出自己喜爱的作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精读,在涵咏回味中不仅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更是有方法上的掌握。

比如对迟子建的作品《寒冷也是一种温暖》的解读,可以从这篇作品文本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认识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同时也体会到名家作品的妙处在于平凡叙述中有思考的亮点,看似不关联的几件事由思考得出的主旨加以组合,让人读后有意外的惊喜。迟子建讲家乡漠河的寒冷,讲母爱的温暖,讲香港的暖和,也讲异地的对家乡的思念,更妙的是在文末写及艾芜先生的作品受冷落,但即便如此,“也让人觉得亲切”,“这样的寒冷,又怎能不是一种温暖呢?”这样的笔锋一转,看似与上文的素材很不关联,但它的确也是一种抽象的“寒冷”与“温暖”,不也是可以统摄在题目之下的吗?

同时,通过对这篇作品素材的分析,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写家乡的记忆?记忆往往由一刻、一瞬的一物、一觉勾起,迟子建写“每日黄昏,我会准时去妈妈那里吃晚饭。我怕狗,而小城街上游荡着的威猛的狗很多,所以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手里往往要攥块石头。妈妈知道我怕狗,常常在这个时刻来接我回家。”当你读着这样的文字,是否也生发出你的记忆?脚踩泥土的沙沙的感觉、清粼粼的河水的冰凉的畅快、欸乃一声的船桨声、邻家端来的一碗热腾腾的馄饨……当我们打开自己记忆的仓库,当你告诉自己不要再想那些陈旧素材,迟子建的作品告诉你有新的视角可以选取,那就是用“心”选择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受,而以往,你或许将它藏在很深的角落,几乎将它遗忘?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语言的角度体会学习。“家里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英英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这一段文字中,对于田野的蔬菜作了一个形象的罗列,尽管是平常之物,但作者用了那么多形象的词汇,使这些蔬菜可感、可爱起来,这就是语言的魅力,细细品味,也可以感受到这样的妙处。

在对名家作品的精读中,我们可以从文本结构中分析出写作方法,也可以从字词句章里挖掘含义理解,当我们广泛地阅读,如同在书山小径匆匆迈步的时候,应该稍稍停驻我们的脚步,静静地欣赏下沿途的风景,用自己的心,学会从多个角度,来对作品做细细的研读,我认为,老师自己在阅读时的用心以及用心之后的思考,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应该及时地与学生分享,在分享中其实也就是一种方法的指导,“方法”是在这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渐渐清晰,成型。

 

阅读中汲取营养 ,提升语文素养

从一个现实的目标而言,阅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使他们在高考中能够在语文这门学科上取得好成绩。那么阅读为了成才,为了高分,这话很实际,也是不无道理的。在高三的复习应考阶段,我们也会有大量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但是,这样的阅读只有一个评价的标准,那就是20分的阅读题会不会做,能拿几分。从得分的角度出发,教师往往不遗余力的、绞尽脑汁地指导学生答题的方法、思考的途径等等,但很多时候会失望,会有力不从心之感。为什么?因为解题的方法是简单的、命题的指向性是明确的也是相对比较固定的,但文本往往是变化的,学生尽管掌握了解题的方法,但是读不懂文本,所以脱离文本的任何指导都是无效的,或者说收效甚微的。而要在高三阶段现代文阅读这部分拿分,拿高分,读懂文本是最主要的。而这样的目的,不能只靠高三的复习指导,靠的是小学、初中以及高一高二的阅读的积累与阅读过程中方法的掌握。

而一个更长远的目标,应该是“成人”。高中阶段的学生还处在一个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狭窄的,他们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也是极其有限和浅薄的。而阅读却能带他们走进一个广阔的世界,通过多看多想,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构造自己的心灵大厦。

《颜色的故事》一文的作者维多利亚·芬利,并非一个专业学者,她跋山涉水逐一查考每一种颜色的来龙去脉,亲手获取各种颜色的第一手资料,不厌其烦分门别类地追本求源,这种老老实实的科学精神,与中国传统的骚人墨客、儒生雅士的认识世界的态度迥异,现在的我们,难道没有一点启发吗?当学生为之震撼、对此思考的时候,不也是他在建立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吗?而读《明朝那些事儿》,一方面让人跟着“当年明月”的叙述,了解了更多更全的明朝历史,另一方面,我们也会不时地被作者对历史的崭新的审视角度所折服,“历史是千百万人的历史,是大家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解读历史的权利。”不盲从,不迷信,像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所说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像契诃夫所说的“不管大狗小狗都有叫的权利”,我们在掩卷之余,不也应该想想这些问题,不也应该告诉自己也要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展现自己这个独一无二的“人”的思考的价值吗?

 

赫尔岑说:“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前人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同时也是交班的嘱托。阅读是个无穷尽的工作,阅读也是一个不断充满惊喜与收获的过程,“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首先要做一个爱读书的老师,然后用我们的经验、我们的感受引领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的基础,而努力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助推剂,我们的阅读不仅为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读书更是能决定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气质。北大谢冕先生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让我们在阅读中和学生一起做幸福的人吧。

发表于《语文教学之友》201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