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立意,精选文体,注重素养
——参加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的三点认识
何世勇
第一点:对本次“材料作文”“立意”的基本认识及启示。
大家知道,江苏省自2004年实行自主命题以来,除前两年2004、2005年考的是话题作文,从2006年的《人与路》到2012年的《忧与爱》,连续7年都是命题作文。今年一改从前,采用材料作文(有的称为新材料作文)的形式。这样的命题方式,让我们很多一线教师摸不到标准、找不到应对的策略。而无论从江苏省自主命题首次采用材料作文,还是从材料作文在当今在全国高考作文中所占的比重来看,我们相信,材料作文都有可能成为今后,至少应是明年,江苏作文命题的主要参考方向,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对“材料作文”有一个基本认识。
那么我们对“材料作文”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基本认识”呢?我想,由于高考制度本身的缺陷,这已经异化成不再是一个允许学术探讨的问题,要想有效指导学生写好高考作文,我们还是来听听掌握了“话语霸权”的高考作文阅卷专家是怎么说的。
在《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细则》中有这样一段话:提供给考生的材料,总是多义。单义的材料,十分罕见。这就给“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的“材料作文”提供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的多种可能性。由于任何语言材料的存在,都有语境义和聚焦性,故考生“自选”和“自定”时不能越出“材料”能指所指的固有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上面一段话有这样一些核心词汇:多义、角度自选与立意自定、语境义和聚焦性,这为今后的材料作文写作提供了三层信息:一是所提供的材料肯定还是多义的。二是给你自由,三是你不能为所欲为。材料的多义性给我们的教学的启示是:今后我们在作文训练中,所选(编)的材料语义应尽量丰富一点,避免单一。第二层信息“给你自由”与第三层“不能为所欲为”似乎是一个矛盾体,而我们关注的焦点可能更多的是在材料的“语境义”和“聚焦性”到底在哪里,也就是材料的限制到底在哪里。今年高考作文的材料最后有这么一句“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一句很要命,很多考生包括我们老师看到了这一句很可能就认定这就是这则材料的“语境义”和“聚焦”所在。对不对,对但又不对。说它对,是因为从纯语言的角度来看,最后一句明显是本则材料的重心所在。说它不对,那是因为今年命题存在先天缺陷,而掌握了话语霸权的阅卷组核心成员又要自圆其说,因为作文题下面有“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等要求。评分细则上说:大凡从材料的“人”“事”“情”“理”等角度抓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和谐”、“美丽”、“小与大”、“关系”、“影响”等关键词,形成的“不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的立意都是允许的。由于高考的特殊性,全省45万余名考生同写一道材料作文题,如果把材料的聚集点都放在最后一句,那么很可能就因角度雷同而首输一筹。实际上,据阅卷现场抽样统计,今年约有70%的学生写的都是诸如“小对大的影响”之类的立意。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这与我们考生对材料作文的认识不正确有很大关系,而考生认识上不正确,其主要责任应是我们老师指导的失误。譬如:平时在作文训练时就过于追求“最佳立意”,过于追求是否抓住材料的“关键句”来作为评判学生作文优劣的首要条件。面对这样的失误,我想除了抱怨今年高考作文不应该“画蛇添足”加最后一句话,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教训、是思考、是启迪:今后应解放自己的思想,要充分认识材料作文的开放性,努力淡化“最佳立意”和“关键句”的僵化意识,大胆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学会从多角度审视材料。
第二点:对本次“材料作文”“文体”的基本认识及启示
在今年高考作文评分细则的“评分表解”中,共分六个评分项目,分别是“等级”(六个等级)、“分值”、“切题”、“立意”、“结构”、“记叙文”、“议论文”,(这样的评分项目可能与往年的项目设置一致),我们发现,“记叙文”、“议论文”单独成为评分项目,可见阅卷专家在制定评分细则时对文体的高度重视,而在这两个项目下的文字说明也是最多的,说明文体是评卷的重要依据。从实际操作来看,我们也是首先归类考生作文的文体,因此考生有必要首先做到文体清晰。但由于从阅卷的实际结果来看,很少有考生会写得文体不明,因此,文体清晰不是大问题,这里需要给予高度重视的是高考作文到底是写记叙文好还是议论文好?我们应该把作文指导的精力主要花在哪种文体上?
如果从学理上来分析,答案应该是明确的,也就是“无优劣之分”,但这样辩证法式的明确答案往往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我想,对文体的认识,从有益于今后高考作文教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是应把结论建立在高考作文阅卷的具体实践上。
6月25日《新华日报》以“一别十多年,陌生之余的启迪”为题刊登了2013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并在优秀作文前面附上了“评阅者按语”,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一般来说,写记叙文容易避免公理、常识、大道理的生硬表述,容易写出个性,容易取得好成绩。这话讲了多年,但应者寥寥,今年郑重申明一次!同行们皆知,议论文可以批量生产、批量指导,记叙文则篇篇是个案,必须过细地,个别地辅导和点拨。教记叙文更需要耐心和爱心。”
大家一看上面这段话,肯定心想一定又是何永康教授说的,报纸上没注明,我估计也是。有老师可能心想既然是何永康教授说的,那现在就不一定要听了,今年就早有传闻他不再负责高考阅卷了,今年何教授出人意料地参加了,明年还会参加吗?其实有过高考阅卷经历的老师就会有体会,“写记叙文好”这样的认识不是因为何永康教授这样说,而是我们在阅卷的过程当中,会不自觉地爱上记叙文。今年阅卷,议论文如果没有特别的亮点通常得分也就42到48分(四类卷),再往上一点也就53分左右,很难打到55分,而如果记叙文,普普通通的也可达到三类,也就是49到55分。两者相差7分左右!我想记叙文的重要性,还可以从下面这样一个事实获得启发:那就是重视或者说强调写记叙文的老师所带班级的语文均分往往比较高。
记叙文在高考中如此占有优势,而为什么“应者寥寥”呢?难道我们不知道高考作文中写议论文的多而容易撞车,难道不知道写议论文极易出现“公理、常识、大道理的生硬表达”?我想,我们应该是知道的,但可能认识上还不深刻。为什么不深刻?因为我们大多数老师没有高考阅卷的现场体会。通过高考阅卷,给我们在文体方面的启示就是,要高度重视指导学生写记叙文,当然,作为老师,首先要努力使自己学会写记叙文。
第三点:对本次“材料作文”“素养”的基本认识及启示
今年的作文阅卷,阅卷组的专家一再强调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以下是原话:“不能简单地从立意来评分,要从考生的写作基本能力和综合语文素养等维度全面评价,重点评判文章究竟写得好不好。”重点评判文章写得好不好?这句话很抽象,如何进行清晰的界定从而进行科学客观的评分呢?我想,我们还是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语文素养。
如果从理论上来分析,我觉得对于“语文素养”的科学界定,雷良启和李重两位老师的观点是比较肯切的。在他们看来,“人的语文素养最基本的要素乃是他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素养不但是诸多工具性、人文性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整体,而且还能看到这个整体内部主从清晰的层次关系:运用语言的能力要素及其联系处在核心层或表现层,人文性要素及其联系处在支撑性的外围层或内隐性的基低层”,语文素养是“以运用母语的能力为核心和基本方面,由工具性和人文性因素错综复杂、严整有序的统一而形成人的运用母语的整体素质”。(雷良启,李重:《给“语文素养”一个界定》,《中学语文教学》,2006.6,第 4-5 页)这也就是说,语文素养是有层次的,它有表现层与基底层。在“表现层”,语文素养主要体现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书写,遣词造句的准确、简明、生动与形象等“工具素养”,在“基地层”则体现为一个学生的阅读面,阅读取向,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深度,以及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完美观等“人文素养”。而处于基地层的“人文素养”则需要通过表现层的“工具素养”来呈现,这也就是说,我们判断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还是凭借学生的“工具素养”。
正如《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细则》所言:作文评分应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一律归入六类卷。在实际的阅卷过程中,哪篇作文所反映的语文素养是好的,哪篇是一般的,哪篇是差的,阅卷老师是眼明心亮的,而且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给作文的实际评分。
作为阅卷老师,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操作层面上,对学生在作文中所呈现的语文素养,都会有自己的界定与判断,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或者说只要有正常审美能力的老师,都不可能忽视学生通过作文呈现出来的写作素养。因此,在平时作文训练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分析问题的精准与深度,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要引导进行巧妙的构思,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好文章。
(此文于2013年9月9日在《高考作文》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