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 》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培养中学生创新潜能的最佳选择 返回上一页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培养中学生创新潜能的最佳选择

发布时间:2016-10-11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培养中学生创新潜能的最佳选择

                                                     顾助东

【摘要】学校文化归根到底会沉淀为学生的人格。学生及其以后作为毕业生、社会成员,都会带上学校的印记。所以,营造创新性的学校文化,是培养中学生创新潜能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选择。营造创新性的学校文化,着重从利用校史、发动学生参与管理、加强形势教育和课程独创性新实施等几方面。

【关键词】 营造  创新文化   培养  创新潜能。

所谓文化,在我看来,就是人们较为普遍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相应表现和物质存在。它是经过了长期的时间筛选、历史的扬弃而逐步积累起来的一种力量,它影响和作用于人于无形。先进的文化促进人的发展,引导生产力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为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愿景、物质设施等精神传统和物质存在的统合,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着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发展。

学校的创新文化氛围,就是学校一贯持续的敢为人先、勇于突破、不断超越的信仰和理念;就是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的价值追求和行事风格;就是学校的花草树木的栽培、教室馆所的设计、生活区域的布置等学校看得见的物质存在方面都能体现了广为师生接受和热爱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追求。它弥漫在每一个学生的周围,如同空气中的氧和大海中的盐,滋润着学生的心扉,浸淫着学生的灵魂,强健着学生的精神。学校创新文化特质的氛围营造,能够润物无声般的孕育师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潜能,激发创新精神,养成创新习惯,提高创新技能。钱学森曾特别提到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在那里你必须向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培养中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而学校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是其中的最佳选择,这是由如上所述的文化和学校文化的特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那么,如何营造学校的创新文化氛围?

一、以史为鉴,让丰厚的校史和校友资源发挥独特作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文化是割不断,能够持续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文化,文化往往需要历史作为底蕴,学校文化也需要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校友资源作为血脉。营造学校浓厚的创新文化环境和氛围,离不开学校的创新性的历史文化的支持,尤其离不开学校培养的创新人才的校友资源的支撑。苏霍姆林斯也曾说过,“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养,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有些历史名校,可以上溯到千百年前的书院文化,也有些学校经历了战争炮火的洗礼,也有些学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弦歌不辍、历久弥新的学校,都曾在历史上留下一曲曲超越现实、追求真理的动人传奇,也都留下了一串串校友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辉煌足迹。而这些无疑是对学生最为生动、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教材。我们要利用好学校的文化长廊景观、校友的动人事迹展览、简朴而厚实的校史馆等资源,营造出浓郁的学校创新文化气氛,让学生耳濡目染,心动神往。

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让创新成为一种风尚

叶圣陶曾言,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在某种程度上说,习惯决定个性,习惯决定命运。当然,学生的良好习惯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营造良好的学校创新文化氛围,就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学校的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在各种各样的创新性活动中,躬身践行,收获创新成功后的经验,也得到失败后切肤之思。

因此,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有创意地参与、组织学校中各类学生活动,如班级的主题班会、校级的社团、组织学生与校长等管理者面对面交流、年度中的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和革命传统节日纪念活动。不仅如此,我们还要适时适度地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民主管理,倾听学生的意见,真情落实学生的建议要求。

学生的建议要求在我们看来有时显得稚嫩,考虑也并非十全十美,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站在学生的角度,这些建议要求代表了他们现阶段的最新创意、最高智慧和“最高水平”,我们有何理由不去支持帮助。在我们看来,教师的一千个成熟周密的计划,还不如学生们提出的一个创新性的方案。放手发动学生,真心实意的引导学生,满腔热诚地帮助学生,让学生在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甩开膀子,让创新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成为他们的一种心理需求,同时也成为一种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

三、加强生动的形势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不断战胜和超越自我的最强大的力量。营造持续不断的创新文化氛围,需要理性的认识和前瞻的理念,也需要个人和群体勇于追求的炽热的情感。马克思也曾说过,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世界的一种本质力量。所以,创新的文化,需要理性与激情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中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化,并且理性思维逐渐占据主要地位的成长期。在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重要性的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勇于创新坚持创新的热情。加强形势教育,是激发中学生创新热情的有效途径。

当代中学生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国际间的竞争由国力竞争而最终演变成人才竞争、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之间的竞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使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不落后不挨打,要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依靠创新推动进步,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当代中学生的使命。为此,作为教育人,我们要引导学生睁眼观察世界,动脑思考世界,用心去创造世界。

四、以课程实施为抓手,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养成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课堂是学生日常生活和身心成长的最主要的空域。学校要营造事事创新、人人创新的氛围,课堂教学是最为重要的阵地。德国教育家普斯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所以,我们要把各种课程的创新性实施,作为营造学校创新文化氛围的主抓手。要求教师在实施课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要考虑到,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我们有利于学生“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是否有利于学生像新课标所明确要求的那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端正教学理念,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持续发展的能力上,集中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核心能力上,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思考让学生主动地学,富有个性地学,创新性地学,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实施,构建属于学生个体的富有旺盛生命力的知识体系。

创新和突破,是人类社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养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一个应景式的时髦语词,而是一所学校的永恒追求,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奋斗的愿景。精心营造学校的创新文化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蕴涵着创新的基因,还有待于我们更为艰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