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则
1、本方案制定的依据是国家和江苏省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政策和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
2、方案面向新世纪对基础教育的总体要求,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特别关注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方案应规定较高要求的评价指标以促使教师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方案指标系统既要体现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共同要求,又要体现不同学科的特点;既要体现所有教师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又要体现不同教师在层次上的差异和个性特点,努力做到共性和个性的结合与统一。
5、评价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分项评价和总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6、方案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做为评价的落脚点。
二、评价的主要内容
静态要素: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
动态因素:
教师行为:教学管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方法教育。
学生行为:双基掌握、智能发展、学习积极性。
信息传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媒体应用。
三、教学评价细目表:
|
项 目 |
要 求 |
评 价 |
教学目标10 |
1.教学目标的设计 |
1.符合教学大纲精神 |
|
2.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恰当 |
|||
3.教学目标和要求确是整节课教学所围绕的中心 |
|||
2.教学目标的内容 |
4.体现知识、能力、情意目标 |
|
|
教学内容15 |
3.教学内容的选定 |
5.内容准确,分量恰当 |
|
6.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和科学精神 |
|||
4.重点、难点处理 |
7.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
||
5.教学内容价值的挖掘 |
8.深入挖掘教材,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能力生长点 |
||
9.培养学科能力、思维和研究方法 |
|||
10.有效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形成 |
|||
6.内容编排 |
11.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节奏适宜、内容演进具有逻辑性 |
||
12.设计充分有效的学生活动 |
|||
教师行为30 |
7.情景的创设与问题的提出 |
13.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创设特定氛围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活动 |
|
14.设计思维台阶,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地引向深入 |
|||
8.学生活动的组织与调控 |
15.营造民主氛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
16.积极促成双向、多向交流 |
|||
17.调控课堂活动,活而有序 |
|||
9.促成学科技能、能力和科学方法的形成 |
18.注重知识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应用与评价 |
||
19.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维和活动时空(不少于10分钟) |
|||
20.知识网络的构建,使之具有适度的完整性和一定的开放性 |
|||
10.教学基本功 |
21.语言规范、准确、简捷、语速适当、有感染力 |
||
22.书写规范、字迹工整、板书投影设计合理 |
|||
23.教具运用规范、熟练 |
|||
24.应变能力强 |
学生行为20 |
11.参与活动 |
25.注意力集中,情绪饱满,思维活跃 |
|
26.参加面广、程度深 |
|||
12.落实要求 |
27.观察仔细,操作正确 |
||
28.能理解主要的学习内容并能进行概括 |
|||
29.回答问题或书面检查正确率高 |
|||
13.自主学习 |
30.乐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善于质疑 |
||
31.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清晰有条理,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
|||
14.创新意识 |
32.善于重组已有知识,提出新问题并尝试解决 |
||
33.能提出新的观点、思想、方法 |
|||
信息传递15 |
15.信息交流 |
34.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融洽 |
|
35.学生对教师的信息理解迅速、无障碍 |
|||
36.教师能体察来自学生信息,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进程 |
|||
37.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场 |
|||
16.媒体效用 |
38.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呈现 |
||
39.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克服对问题理解上的困难 |
|||
40.无负面作用 |
|||
特色10 |
17.方法的选择与创新 |
41.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方法或方法组合,并能灵活运用 |
|
18.教学模式的探索 |
42.探索有益的教学模式(例如探究式),以促进学生更为高效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方法,从而形成能力 |
||
19.学科与个人特点 |
43.具有学科教育特点和明显的个人教学风格,具有一定的教学艺术 |
四、本条例于2004年制订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