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研会 》  孙慧慧:课堂终生事,得失寸心知 返回上一页

孙慧慧:课堂终生事,得失寸心知

发布时间:2012-09-20

课堂终生事,得失寸心知

——《我的母亲》教学反思

               江苏省海门中学  高二语文组  孙慧慧

当教学楼前那棵峭拔的银杏一夜之间抖落满树繁华,我知道,在中学教师的岗位上已是第二个春秋了。时光流转,初为人师的青涩悄然褪去,多的,是一份淡定与从容。

来不及梳理与回味高一所教,便匆匆跟进了高二。又是全新的内容,两个文科班,压力之外,常叹无分身之术。然而,对语文教学的优质化追求并没有因为工作的繁重而消减。课前的精心备课与课堂的精彩讲授固然重要,这是对学生的负责;但课后的反思同样很重要,因为这是对自己的负责。要想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长于反思,在反思中认识自我,分析得失,不断改进,才会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做一个有思想的人远比做一个单纯传授知识的人更重要。

《我的母亲》是我本学期开设组内公开课时所选的篇目。我喜欢叙事、抒情性的散文,语言不必华美,却能从文字中触摸到生命的脉动,感受到真情的流淌,从而收获一份感动,点燃一份爱心。虽然本意想做到完美,然而能力所限,难免留有遗憾。但历此一次,获益良多。

语文课堂要体现精彩与高效,我认为要凸显如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自然化:

记得初上此课时,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在我们十几年的人生历程中,有一个人始终守护在我们左右。而你,也许正困扰于她饭桌上的喋喋不休;也许正茫然于她眼中对你无限的期望;也许正厌烦于她对你凡事都想过问的琐碎。她的青春见证了你的成长,她的沧桑见证了你的辉煌——她是谁呢?

当我把这一段自以为非常煽情的话流畅而又饱含热情地说出时,本以为学生会随着我的话语很自然地回答:“是母亲啊”,不想一片静默,学生的眼睛都好奇地望着我,仿佛在说:“今天老师怎么如此煽情啊!可我们还没进入状态呢?”唉,当时好尴尬啊,赶紧用几句话掩饰过去,进入正题。

后来反思一下,学生如此反应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之前一直讲《史记》,好久没有学抒情性散文了,当然也好久没有听到我如此抒情地导入新课了,不适应;二是我的情境创设表演有余而自然不足,只是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我要传达的信息,没有为他们营造一个充分感受信息的情境,没有让他们参与进来,最终导致我的“曲高和寡”。

于是,我将之改为课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课上请一位男生与一位女生共同朗诵如下曲词:

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您的腰身变得不再挺拔,

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师)这是一首献给母亲的歌,更是一首献给母亲的诗。母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共同感受母爱的力量。

学生的情感生发有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常态化、自然化,照顾到学生的心理与反应,才会达到真正的共鸣。

二、设计问题简明化:

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角色作用的发挥相统一的最好纽带,是“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问题的设置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它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对教材的把握是否深透,教学流程是否环环相扣,学生的兴趣能否被激发等。

也许我们对以上几点已有很好地把握,但实际提问时,还要注意简明。

我在试上此课时,有一个问题在幻灯片上是这样投出的: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但为什么除了写母亲对他的训导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呢?是否游离于主旨之外呢?写这些家人又有什么作用呢?

三个连续的问题一出,占用了一半的版面,学生讨论时也没有重点,回答自然散乱。其实,三个问号问得重复,只需第一个便可以了。这样学生既容易捕捉问题的核心,又能扼要地回答,避免了重复的现象。

因此,问题的设计要简明化,最好一句话,准、精,避免重复。否则学生会陷入迷惘或无所适从,反而降低了问题的有效性。

三、课堂提问梯度化:

每一个班,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水平都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差异性。如果教师为了教学进度或课堂的顺利进行,只提问成绩好的学生,整个课堂就会变成一位教师与几位优秀学生的对话,而挫伤中下游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实,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教师要具有一双慧眼,努力去发现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尤其是差点的学生,也许他们对某种文体或某篇文章的感悟性更强,也许他们朗诵模仿方面很好……了解他们,并依据实际情况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提问学生也要有梯度。可以把简单点的问题交给一般或差点的学生回答,难点的问题请优生。即使难的问题,为了体现思维的层次性与思想的争鸣,也可以先让基础差点的学生回答,再请好的学生进行补充。这样,每一层次的学生的思维都被激活,语言表达都得到锻炼,且心理上也都会认为老师很重视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也相应提高了。同时,问题在补充、完善中亦得到很有质量的解决,从而顺利推进教学流程。

如“合作探究”中第一个问题,是对于文章结构的把握,这也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常考的一种题型,问题如下:

课文题目为《我的母亲》,为何开篇用很多笔墨追述自己的童年呢?(小组讨论)

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先概括出前三段的意思——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性格是沉静的,而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为什么呢?通过文中所叙之事,尤其是一些关键语句如: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习惯;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于是我便失掉了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于是我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由此学生就可以推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便显得尤为珍贵了。然后再联系注释一,此文选自胡适《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问题的分析具有层次感,学生的思维也具有层次性,通过有梯度的提问,问题便如层层剥笋般渐次清晰了。

四、课堂生成动态化:

现代教学理念要求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学不是单向的、封闭的、静态的过程,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的、开放的、动态的过程。这种特性就意味着实际教学中不可能一切都遵循预设的线路,而是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因此,即使之前备课非常精心,预设非常充分,也不可能穷尽课堂所有的变化,也难免会偶尔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或回答。

面对此种情况,如果这种课堂生成是有价值、有创新之处的,那么请不要轻易忽视学生这思想的星星之火,而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适当引导,紧紧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倾听,让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也许他的回答会博得满堂喝彩,也许会引得其他同学跟他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小高潮。这就是思想的碰撞与争鸣,这就是激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也许就是一堂课的亮点,这就是精彩的课堂生成。

高中的学生由于青春期心理的影响,不再似小学、初中那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竞相举手发言,而大多是知而不言,不再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我教的四班是史政班,学生的语文素养整体很好,但女生多,内秀,这就需要多加鼓励与引导。但是有几位同学课堂上是非常活跃的,并且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当她们就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时,我多是肯定与赞赏,而这样也有效地调动了其他同学探讨问题的积极性,或补充,或争论,不乏真知灼见。

五、文本探究深入化:

新工作的年轻教师较为常见的问题就是讲课面面俱到,什么都想讲,作者背景、思想主题、人物形象、语言艺术、表现风格等等,结果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学生对于文本亦感受不深,一节课自然反应平平,缺乏亮点与高潮。

而这,也许并非我们备课时准备不够充分,研究教材不够深透,把握重点难点不够准确,实为教学环节处理方面不够科学,或实际操作中没有给重难点的解决留有充分的时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大胆取舍,忍痛割爱,将重头戏放在文本的探究上。

其实,一堂高效、精彩的语文课,不是表面看来的处处开花,不是实乏内质的虚浮氛围,不是音画俱全的视听盛筵,而是文本探究的深入,是情感力量的渗透,是学生理解、感悟能力的提高。

而我们,初涉杏坛的年轻教师,却要在时光熔炉的锻造中,在一次次得失参半的实践中,才逐渐认知,才痛切体会,才深悟省察。

记得刚开始设计《我的母亲》时,“知人论世”本想单用一张幻灯片,并用一分钟来介绍一下的,后来觉得将其放于导语与整体感知之间有种隔离感,而且胡适作为现代著名学者学生定有所耳闻,于是就将简介贴在首页“我的母亲”题目之下,课间播放音乐时便投影出来。而在导入之后仅用了一句 “这是胡适先生《四十自传》中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散文”便过渡到下一环节中去了。这样学生既同样对作者有所认知,又使流程更为自然。

然而,在后来“品味语言 体悟情感”这一环节中,我却犯了致命的错误。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设计的:母亲以言传身教给“我”以深远的影响,那么文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如放声朗读、默读等),诵读文中能够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谈谈你的感悟。

对母亲的怀念、感激之情学生结合文本可以很快找出来,而表示理解与敬佩甚至同情爱戴的语句,学生却需要认真体会,这正是本文的重难点。细研文本,许多语句作者下笔尤为沉重,这样的语句不仅要能体会,还要能够渗入文本,有感情地朗诵,反复读。如: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此句至为沉痛、苍凉,写出母亲生活境况的困苦、心中难言的痛苦,力透纸背,令人读来潸然泪下。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胡适先生向来以学识渊博、待人谦和,颇具君子风度闻名于当时与后世,此处却用了两个“最……”,可见作者对母亲所处凄苦景况的深深理解与同情。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否定词的运用,流露出对母亲接人待物的敬佩与爱戴。

这些语句都有很大的探讨空间,而我却担心时间不够,或有意突显后一环节的拓展与随堂练笔,于是没有充分展开便结束了这一环节,而作者蕴涵于文中的情感学生并没有挖深、吃透,没有深切感悟。此为我不忍适当调整教学结构而致,乃此课最大遗憾之所在。

拓展是文本知识的延伸,有助于学生思维广度与深度的生发,从而更好地反刍文本,固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情之所感,发为声诗,语段写作将读、说、写融为一体,锻炼学生的即时写作能力,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固然可以创造课堂的两点;这两个环节的引入,固然可以使整个设计更为完备。关键是,学生被文字感动了吗?沉浸到文本“情”之中了吗?真正理解母亲的悲苦进而体会母亲的伟大了吗?如果不给“品味语言体悟情感”这一环节留有充足的时间,那么此节课的重心何在?文本鉴赏的根本又何在呢?

其实,只需把拓展与写作合而为一,化为课后作业布置下去便可以了。具体如下: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关于母爱的篇章

1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归有光《项脊轩志》

2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邹韬奋《我的母亲》

3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万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史铁生《我与地坛》

同学们,这样的细节是否至今仍令我们感动呢?其实,在我们十几年的人生历程中,我们的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她们的心又何时不为我们牵挂呢?那么请大家回想母亲与你的生活片段,课后写下一段你想对母亲说的话。

如此一改,便可以将时间用在刀刃上了。

课堂终生事,得失寸心知。记得上学期自己在《风格即课堂》一文中谈到如何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时说:“谦逊好学,采众家之所长;良材美质,集一己之灵秀;沉潜历练,达通明之境界;厚积薄发,扬国文之风采!”我想,当前今后,皆须以此自勉!

 

附:

个人愚见:反思,是内省,是体察自我。当郁结于心,不吐不快之际,化而为文,时时警醒、鞭策自己就行了。因此,不应当作硬性任务,更不必多,每学期一篇,对自己的教学得失作一次全面、冷峻而又深入的反思,足矣!

 

                                             0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