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新闻 》  2010届毕业生教师节祝福 返回上一页

2010届毕业生教师节祝福

发布时间:2010-09-10

绿叶对根的情意

   ——2010届毕业生代表教师节祝福

金秋九月,是盘点收获满怀喜悦的丰收时节;金秋九月,是枝头硕果倾诉情意的报恩时节;金秋九月,是耕田耘地播撒种子的希望时节。值此庆祝第26个教师节的喜庆时刻,刚离母校的青年才俊,振翅高飞的海中雄鹰,纷纷寄来贺信,向母校的老师们致以最真诚的问候与祝福: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是的,三年前,怀着凌云壮志和满腔热血,他们跨进了海门中学的校门,脸上除了激情,也写满了幼稚,而如今的他们,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成熟的微笑。回身远望,他们不禁感慨万千……

母校的菁菁校园成为学子心中的天堂。原高三6班的刘莉华同学写到“春天,看笔直的翠绿的水杉,看粉红的樱花,夏天,赏清幽的荷花,听悠悠的蝉鸣、潺潺的水声,秋天可立于银杏树下看秋风吹落千万金碎玉片,冬天可以于瑟瑟寒风中仰望苍劲的松柏……”

母校的生活点滴成为学子心中的珠翠。被外交学院录取的朱鹂同学回顾高中生活时深情地写道:海中,我的母校,我渡过三载春秋的一块圣地。三载风雨,是畅游不完的知识海洋;三载春秋,是源源不断的人生启迪;三载岁月,是诉说不尽的成长故事;三载光阴,是自由自在的飞翔。想你念你的时候,心里涌动的是无言的感激。 而南大新生曹扬则这样这样表达自己的体会,他说:“严厉的海中,宽容的海中,沉静的海中,活跃的海中……我用三年的时间体会着海中这一巨大矛盾体,而此刻我发现,我将用整整一生回味那矛盾中完美的统一。”

母校的丰厚文化成为学子心中的清泉。获得2010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朱臻慧这样写到“海中教育像长江之水,从遥远又古老的高处发源,历经沿途无数的磨练,到达入海口,已经渐趋稳重和成熟。海中教育像黄海之涛,承接长久平稳的江水,化为亘古奔腾的浪花。同一滴水,在浪涛的怀抱里,焕发出别样的激情与活力” 而这样的文化基因渗透在每一个海中学子的血液之中。原学生会副主席,录取中国政法大学的朱亦周同学这样说到“我知道,无论我走了多久,无论我走出多远,海中的精魂,那一种厚重、灵动、博大、自由的如水的精魂,都将伴随我的一生。” 

三年,一路走来,如歌的征程之上,陪伴他们的,是母校可亲可敬的老师。曾经也有年少轻狂,曾经也有怨言诽语,而如今,回转身来,心中澎湃的是这样深情的话语: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许,只有当我们毕业后,转过身,看着老师渐渐染白的双鬓,看着老师加深的皱纹,看着老师生茧的手指时,才会真正明白这两句诗的真谛!那是录取在南大的黄丹同学对老师辛勤付出的真切感知。  

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么我们便是蚌里的沙粒;您用爱去舔,磨,浸,洗……经年累月,沙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老师,你们那么亲切、期盼的眼神,穿越我们荒芜的心,留下一片绿意;你们那满载温馨的的呵护,让我们在寒冷的世间瞬间解冻。”那是录取在上海交大的姜鈞喆对老师博大爱心的真诚赞美。

“我们的老师,你们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簇拥的鲜花,一支支粉笔是你们耕耘的犁头,三尺讲台,是你们奉献的战场……是你们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为我们铸造了通往文化巅峰的长梯;是你们,用自己博大的园丁浇灌了健康成长的绮丽花海;是你们,用自己的热情成就了我们今日的骄傲与自信”那是录取在国防科大的倪嘉华对老师职业生涯的精炼概括。

“您用思想的魅力和智慧的光辉开启我们愚钝的心智,用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感染我们生活的点滴,用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敏锐的学术思想引导我们学业的进步。是你们拼搏的汗水造就了如今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海中;是你们无私的奉献,培育了一代一代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海中学子” 那是录取在中央财经大学的仇嘉慧同学教学睿智的高度肯定。

三年,一路走来,如歌的征程之上,尝遍了酸甜苦辣咸人生百味,也积累成人生的丰厚的阅历,如今都化成了对学弟学妹们的丝丝牵挂和句句勉励。“只有保持愉快的心境,用积极地态度来面对生活,我们才能不断克服困难,有勇气、有动力、有信心去摘取最后的胜利” 南大新生陆佳妮这样陈述成功的秘诀。   “相信不久后,在大学校园里,在职业岗位上,我们会再次相遇,共同为母校努力奋斗,成为合格的海中人、优秀的海中人,让母校为我们而骄傲!”录取在上海交大的葛辛培同学充满信心的展望美好未来。

尽管那么不舍,那么留恋,但还是走了,飞了,远了……可是远行的游子却深深地、深深地把他们的母校的教诲永远珍藏在心中。“泰戈尔曾说:无论黄昏把树的影子拉得多长,它总是和根连在一起。‘博学笃行,敬业乐群’,无论我们去向何方,母校的这八个字都将像富含生命力的根系,牵动我们的心”录取在北京大学的蔡震宇同学用这样的话表达2010届海中学子对母校的拳拳感恩之情、深深留恋之意。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绵绵不绝的情意!